於微風南山藝文中心舉辦
請至微風南山大樓三樓
於微風南山藝文中心舉辦
請至微風南山大樓三樓
嚴德芬 (Gennie):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目前是全球的永續共識,有清楚明確的規劃,也是在2030年前人類應共同努力達到的永續目標。無獨有偶,WEF世界經濟論壇在2020年Well Being Series中也點出了藝術在這不確定的年代有強大的療癒功能,讓生活更有意義。本次策展我們不用「永續」,而是以「SDGs Art」來命名,希望在提醒大家的永續共識時,也藉藝術傳遞對永續生活型態的一個理想。
王焜生 (Emerson):
藝術展覽多以影像、圖像方式理解,直覺式的傳遞藝術的魅力。影像可將視覺所見之物紀錄於腦中,而藝術並非教條式的僅以文字或語言闡述理念,而以成長背景與經驗而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讀。
過去藝術博覽會等策展工作時經常感受到,對整體環境的破壞很大也極度的浪費資源。如展板、料件等在結束展覽時,大多都會直接丟棄,因此「永續藝術」這個想法自2015年左右就浮現。雖然多年來「永續」的想法一直在我腦中,我不直接以「環境保護」為主題,而是希望在策展的過程中就傳遞環保、環境資訊;像是過去在策展過程中,透過分享概念給合作的設計師,希望在不浪費過多資源的情況下,也讓參觀者深刻感受藝術融合永續精神,而非把藝術與日常生活區隔開。
自2017年起,我做了很多不同的藝術展覽,也跨界融合各種議題與產業;其中包含:流行時尚、珠寶設計、汽車等策展;策展過程不是在思考如何減少浪費,而是以不同方式去做環保策展處理。這樣的想法,我覺得慢慢可以成為社會與環境之間相互交融的媒介。因為如此,Gennie跟我說明她的想法時,我能馬上理解這個觀念與理想。
關於策展中藝術家的選擇,我都是比較重視「機緣」,到了一個契合的時機點,我會知道哪些作品較適合本次策展的主題,有些藝術家認識很久,卻不一定實際合作過。策展並非單純只是為了展覽才有作品的產出或者只是展覽本身的呈現,其中更包含了策展人如何實踐、傳遞想法給與會者。以CSR而言,過去很常看見環境策展,但社會層面的似乎較少,歐洲自20年前即開始出現移民、勞工、性別的議題在當代藝術展覽。此外,對於社會議題,過去也較常見用文字等方式傳遞,本次則希望找到適合的藝術家,以更圖像的藝術方式呈現。
藝術家常陵,留學法國巴黎期間師事當代觀念藝術家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雕刻家維爾慕(Jean-Luc Vilmouth)及俾斯塔蒙特(Jean-Marc Bustamante) ,回台灣之後,社會尚且不太能理解行為藝術,所以他改以中國山水畫的方式,去傳遞生活與消費習慣的改變;他談論的主題包含了資本主義(例如「貴婦與狗」,從類似於電影蒙太奇之影像討論萬物皆平等的概念)、戰爭、漁村變遷,以及人口遷徙和外移等議題的「大玄玄會社會」系列 。挑選他的作品是希望這個展覽並非是作品本身直白式的說明,而是讓企業界認識概念的同時,也希望藝術圈能夠認同並加入。
台大醫學院吳寬墩醫師過去曾在醫學院中規劃以「文化藝術」為主題的通識課程,也邀請我每學期去對醫學院的學生談論文化藝術。從這個過程中我了解到他是一個極有人文藝術涵養的醫生,其畫風類似於印象派。他也開始花時間研讀西洋歷史(關於宗教與戰爭),希望透過繪畫傳達理念。當Gennie跟我提SDGs Art策展的時候,我腦中就出現了這位藝術創作者。
安庾心,是景觀設計師,但他對於環境的理解很深刻。他的成長歷程遍及亞州、非洲和美國;從野生動物開始,在紐約MVVA參與建築設計工作,到中國研究竹林建築。他的繪畫中,談論了人們如何回歸到自然環境中。我希望可以藉重他的觀念,從這次展覽現場的設計,融合多年來我希望有減少展板、材料等因而產生的資源浪費。
來自義大利的Willy Verginer去年已跟他合作過。當時在高雄策展,希望有國外藝術家來談論海洋生態。因此,他雕塑作品的部分,旁邊有個橡皮圈與木棧板,而人因進入被汙染的海洋,所以下半身變成了橘紅色。這個作品本身採用的就是原木,以一整塊的原木去雕刻。這個作品不只本身在傳遞環境概念,而是在整個創作歷程中的思考,並非為了展覽的主題而特別進行的創作。
藝術創作有可能危害環境,比如顏料的產生、大地藝術需要透過實際上改變了環境本來的生態…等。透過這次的主題展覽,希望提醒兼顧環境永續的命題;展覽本身就是生活美學的傳遞,並非只是以「符合大眾對於藝術或美學的想像」進行策展,而是希望引導大家從另一個方式、角度欣賞藝術。除了清楚表達寓意的藝術作品之外,留下思考的空間更能延伸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