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當永續成為日常,聯合國:「這類人」是綠生活領航員

2022/07/06 | 文 嚴德芬

從事永續工作多年,大多聚焦在企業的內容為主;但綜觀不論在環境或社會面向,整體的進步卻十分有限──氣候變遷愈演愈烈,新冠疫情久久不退;政治紛爭甚至戰爭威脅已成常態,經濟通膨、糧食危機近在眼前。

總說鑑古可知今,回觀歷史長河,好像又是一個末世的循環。但最壞的年代,也是必然的機會轉折點;那麼啟動這轉折何時會出現?又會落在誰的身上呢?

目前永續的當務之急是溫室氣體(GHG)減量、減廢並且善用自然資源。

於此溯源,我們日常所需的細碎──城市中的交通運輸、電力能源、工業發展、食物需求等等,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即佔據總體的60 – 80%,同時產生50%的廢棄物,更消耗75%的自然資源(UNEP2020)。

擒賊擒王,人類集中居住的城市絕對是實踐永續的重中之重,而城市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我們,更該是首先反思並採取行動的個體。 

「愈綠愈幸福」,植入日常的綠色新生活

聯合國推動全球行動框架 One Planet Network,將永續生活型態(Sustainable lifestyle)定義「為求極小化自然資源使用、減少垃圾廢料,並響應支持公平正義以及共生共融,由社會中的組織、常規及基礎建設所框架出的生活習慣與模式。」期盼在生活中創造並實踐永續,亦即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將永續的習慣建立於日常的衣食住行育樂中。

圖/永續生活型態應為於食衣住行中貫徹實踐、共生共融。圖取自Pexels by Ella Olsson

廣義而言,生活型態是實踐生命理想與保護環境的平衡點,從個人面向而言,關聯著人們的思維、認知、教育、行為與各型態的互動,甚至包括人類自我定位的發展。

今年世界經濟論壇(WEF)探討重點包含生活型態,也有相關報告積極倡議綠色永續生活型態,不僅友善環境,更有益於人類健康。這份研究涵蓋11個國家、超過7000份樣本,其中指出減少食物浪費、提高綠色消費,或是透過捐贈、參與環境保護活動等環境友善的行為數字上升,該國人民的幸福感也隨之增加。

換言之,「生活愈綠,愈幸福」。該報告的結論也呼應了綠色生活型態和社會整體的正關聯性。 

中產階級是永續生活的領航員 

生活型態不僅是個人意願和喜好,與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傳統文化也息息相關。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世代交替、崇尚自由、氣候變遷等,有時倡議、勸導人們「享受自然微風健康勝過吹冷氣」「瞬間殞落的煙火不及天邊的彩霞」「多選擇蔬食,降低對畜牧業的需求,從而降低溫室氣體排量,」都是不夠實際的。

因此,建立認知、與時俱進、因地制宜,「top down的政策與推力」加上民間「bottom up的創新與拉力」,需齊頭並進、雙管齊下。

然而,生活習慣的改變著實不容易,可有入手處的對象?

2030年,全球城市裡的中產階級人口將從18億成長到49億(Kharas, 2011),不只聯合國報告特別提及這個階層,目前與未來關注並投入永續發展的族群,大致也落在中產階級。從各面向看來,中產階級是永續生活型態合適的入手對象和領航族群。此外,那一小群擁有地球上豐富資源,碳排卻是一般人千百倍的「好野人」,必然也是人類這場大自然挑戰中不能缺席的。 

圖/聯合國報告提及,中產階級適合擔任永續生活型態的領航者。圖取自Unsplash by Dana Marin

近年,從規範企業的永續揭露準則如火如荼地發展,到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COP26、世界經濟論壇 WEF2022等大型國際組織的急切呼籲與行動,在法規與社會認知的建立之下,企業體已然不得不以永續為前進目標,將ESG融入企業宗旨核心。

但我們必須明白的是,商業趨勢向來順應市場,而市場的組成,來自你我的日常選擇。唯有從根本改變,永續才有可能告別紙上談兵,真正落實生活之中。

CSRone有鑑於永續需有感動人心,貼近生活的介面,連續兩年在發表台灣和亞太永續趨勢時,加入了呼應生活型態的SDGs Art藝展,讓具有敬天惜物的美感情懷給力改變,增強轉型的力道,也是秉持這樣的初衷。 

原文連結:【ESG遠見】當永續成為日常,聯合國:「這類人」是綠生活領航員

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藝術CSR】聽見希望:從聲音誕生的數位寶石

暌違兩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再度於瑞士達沃斯實體舉行。除了橫跨國際情勢、政治經貿、未來發展及氣候變遷等討論外,在論壇外的《Voice Gems-Messages of Hope》線上展覽(暫譯:《寶石的聲音-來自希望的訊息》),尤其引人注目。

《Voice Gems-Messages of Hope》計畫,是由倫敦新媒體藝術家及音樂家Reep One (本名Harry Yeff)與WEF論壇藝術與文化部門的創新合作──邀請來自世界各地共17位跨領域人士,用1-2分鐘的獨白,訴說對未來的所思所想,或對大千世界的想像,而後將其聲音及由聲音建構出的數位寶石展示在網頁上,包括里約奧運賽期間創辦剩食餐廳的巴西名廚David Hertz,關注生物保育的珍古德(Jane Goodall),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蘇丹青年大使Makhtoum Abdalla,敘利亞難民營出生的荷蘭編舞家Ahmad Joudeh等 聲音寶石的形成,是Harry Yeff透過科技技術,將這些錄製下來的人聲視覺化,轉化成獨特的數位寶石。這些人聲將會通過由200,000 個粒子組成的 Voice Gems 系統,系統根據每段聲音數據中的音量、音高和諧波等個人獨特特徵,從粒子中雕刻出絕無僅有的數位寶石,在形狀與顏色上亦是獨一無二。

(由聲音建構成的寶石在形狀與顏色上獨一無二/圖片來源:reeps100.com

藝術讓人們看見獨特,並再次將人們重聚

「人聲是我們擁有的最強大樂器之一,亦是大自然最偉大的成就之一」,WEF論壇藝術與文化部門負責人Joseph Fowler表示。在今天,全球遍佈將近 80億種聲音以及超過7,000種被認定的語言,儘管我們彼此間有著如此不同,但在當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面對全球共同的挑戰,相比過去幾個世紀,人類在這個當下更加一致──對於永續與美好未來有著共同的目標。而當人們體驗、欣賞藝術與文化時,更能為個人帶來集體共感。

人們因為疫情而分離,也因疫情暫緩而重聚,在兩年後再次實體舉辦的WEF論壇中,人們關注共同挑戰,聚焦於全球發展與變遷,並思索著未來。但也為所有獨特的聲音,提供一個可以被聽見的平台;更慶祝著人類的多樣與寬廣,一如線上展覽顯現出的數位寶石ㄧ般──獨一無二。

資料來源:Voice gems Message of hope

The time is now for arts and culture to unite us

圖片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

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在畫布上勾勒出對環境的關懷!藝術家王國仁:大自然逐漸被人類破壞但仍要保有希望

來自高雄農村的藝術家王國仁從小就喜歡觀察大自然並用畫筆描繪其美麗樣貌,在高中時逐漸嶄露頭角,雖然並沒有繼續接受專業藝術教育,但他靠著對環境的獨到見解,將對大自然的喜與悲在畫布上呈現,看著王國仁的畫,進入他心中的大自然中穿梭,感受環境之美、更需靠人類維繫。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採訪·撰文=謝承學

「SDGs Art 2022」藝術展覽上,藝術家王國仁創作的的《海之歌》作品中,畫布上寂寥靜謐的海洋,看似平靜無波,但不知名的海草卻在海中慢慢往上生長,似乎是在被破壞殆盡的環境中堅毅地反抗,而另一幅作品《生機》則是透過繽紛色彩,勾勒出土地重新孕育新生命的樣態,環境也許就是這樣在破壞與重生中生生不息地循環……。

「自然逐漸被人類破壞,但我們仍要保持希望。」王國仁說道,從小在農村成長,時常接觸大自然,但逐漸觀察到自然環境在人類的活動下被破壞,因此畫作元素中經常包含環境保護的意涵,希望能讓觀眾更理解環境與自然的重要性。

沒受過專業繪畫訓練,王國仁靠接觸大自然獲得靈感

王國仁將這些靈感歸功於從小生長的大自然,他從小就會在空閒時坐在農田觀察自然生態,並在腦中思考、消化後回家畫下。他表示,幼稚園時他都直接畫在牆壁,直到家人發現他對於繪畫的熱愛才買紙給他畫,讓他開始走向繪畫之路。

王國仁畢業於高英工商美工科,他表示在高職期間,「都不聽老師的話,想怎麼畫就怎麼畫。」他分享,當時他從繪畫工具、媒材等都照自己的想法,讓老師很頭痛,但當他交出成品時卻總讓老師很驚艷,在當時就展現出自己對於繪畫的獨到見解。

不過王國仁並沒有繼續正規藝術教育,反而開始以去賣場當美工、協助店家畫壁畫維生,「最剛開始不能用純藝術生活,但才華會逐漸被外界看見。」王國仁這個名字開始在藝術界流傳,也慢慢有人開始買他的畫,也陸續開了畫展,王國仁逐漸成為他一直以來想當的藝術家。

不只用繪畫,王國仁以自身實踐來關懷自然

但即使成為藝術家,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對大自然的關懷」。王國仁作為青年返回農村的典範,來到台南土溝村擔任美術館藝術總監,持續以大自然作為繪畫靈感,畫出自然美好的同時,描寫大自然逐漸在人類行為下被破壞,此外,他也擔任以大海環境、生態為主體的藝術團體「魚刺客」的會長,從海洋、生命為出發點訴說南島文化。而《海之歌》和《生機》就是王國仁對於自然刻畫的代表作品之一。

《海之歌》訴說海中靜謐美景背後的悲歌

《海之歌》,以大範圍的藍色主體象徵海洋,看似寧靜美麗的大海,其實蘊含作者對人類活動的矛盾和憤怒。「這幅畫呈現的海洋安詳而美麗,但沒有海中生物如魚蝦,是為了呈現一種矛盾的衝突,也是在美麗背後的悲傷。」王國仁認為在人類對海洋生態不斷的破壞下,有些海域漸漸變得「安靜」,少了海中生物雖然讓畫面更簡潔美麗,但卻是在譴責人類對自然的踐踏。

王國仁藉著描繪寂靜安詳的海洋,譴責人類對自然的破壞。(謝承學攝)

然而,在畫作中,王國仁不忘為這樣了無生機的海洋注入一些希望,在海底黑色的土地中,可以看到「不知名海草」在海中奮力生存的生命力。王國仁解釋,之所以畫出一個看起來很常見、平凡的海草,從惡劣的環境中冒出來,是為了表達任何一個人或生物在這個環境中都扮演重要角色,並象徵在看似僅有絕望的當下,始終有希望。

《生機》描繪環境在破壞中的重生

而王國仁另一幅作品《生機》,有別於《海之歌》以單一色調為主,《生機》以繽紛色彩描繪在被人為破壞的大地,依然充滿生機,長出高聳入天的巨木以及遍地的植被,不僅如此,在大地上還隱藏著各式生物,例如人類、馬、狗等等,代表世界在破壞與重生的循環,大地始終充滿生機。

王國仁透過不規則的線條和筆觸,表達充滿生命力的意象,使用潑灑顏料的方式為作品再增添超現實的創造力。「這是在描繪大自然正在孕育新生命的過程。」王國仁解釋,這幅畫剛好對應2022年發生的烏俄戰爭,他認為戰爭固然對土地、生命帶來危害,但大地始終能再度充滿生命力,在鼓吹反戰思想的同時,也呼籲人們要充滿希望。

王國仁藉著《生機》強調對於環境破壞的反思,同時也提醒人們始終要保持希望,土地將生生不息孕育生命。(謝承學攝)

此外,在《生機》的中上處,可以看到7艘幽浮,王國仁表示,這是隱含在作品的另一層含義,代表我們所處的世界其實僅是宇宙的一部分,還有其他生命存在,「就從畫作左上角的入口進出。」他甚至開玩笑地表示,相信自己被外星人抓走過,才能畫出這些作品。

隱藏在《生機》中的小人,頭部以星星為造型象徵每個人的獨特性,在社會中扮演各自獨一無二的角色。(謝承學攝)

策展人王焜生:他是從海洋、自然中出發的藝術實踐家

「王國仁是一位藝術家也是實踐家。」SDGs Art 2022策展人王焜生表示,邀請王國仁來參展不只是他的作品與環境保護有關,而是因為王國仁還會透過實際行動來宣揚他的理念,無論是回到農村當駐村藝術家或是參與以大海、自然為主題的藝術團體,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實踐家。

而CSRone永續智庫暨Gita.Art藝術平台創辦人嚴德芬則指出,藝術文化產業不會與環境議題脫鉤,希望透過藝展激發更多藝術文化領域的創意作為。王國仁的作品就以自身對於自然生態的獨到觀察,帶領觀眾反思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引發心中對於生態的深層關懷。

SDGs Art 2022策展人王焜生認為王國仁透過實際行動來宣揚他的理念,讓他的畫作更有生命力。(林玉婷攝)

想觸及更多觀眾,王國仁希望讓對自然的關懷擴散

「想讓每個看完畫的人,心中產生一點點療癒感。」王國仁說明,自己的作品經常訴說生態保育、自然環境等題材,「雖然這個話題比較嚴肅」,但他以豐富、多元的顏色、筆觸和繪畫技巧,生動地展現與觀眾距離較遠的題材,而他表示,自己經常在作品中加入一些小巧思例如動物、植物、人,是為了讓觀眾在遠看、近看時都能有不同的感想和感觸,王國仁盼望「在看畫的同時,讓關懷自然的種子慢慢在內心深處萌芽」。

審稿編輯:林玉婷

本文轉載自《食力food NEXT》

延伸閱讀
行動比呼籲重要!「SDGs Art 2022」展現低碳排藝展新典範

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永續風潮無所不吹,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

王國仁的畫作《生機》處處可見對土地和生活澎湃的熱情。王國仁提供

2022/05/11 | 文 王玲珉(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策略發展總監)

原本棄置於山野林間的樹皮木材,在雕塑藝術家梁平正手中,幻變成迎風飄動的作品《飛書》;王國仁的《生機》處處可見對土地和生活的澎湃熱情。綠色風潮之下,愈來愈多藝術家透過創作展現對永續的盼望。

  • 2020年「畫廊氣候聯盟」在倫敦成立,喊出2030年減少50%碳排放的目標
  • 藝術圈和環境專家成立協力組織,建立藝展碳足跡資料庫,並建構藝術產業低碳解決方案
  • 串連畫廊同業成立共同永續推動組織,制訂「綠色畫廊營運準則」

自人類文明發展、社會形成、經濟勃發以來,大概沒有一個時刻像現在一樣,有個攸關地球存亡的問題需要全人類共同面對。 

永續不是新名詞,極端氣候影響到製造運輸、糧食生產和居住安全也不是這幾年的事。一場疫情加速人們嚴肅認真的看待暖化升温的危機,不論真心或被迫,各行各業開始尋找出路。科技製造、金融市場、交通運輸與建築、糧食生產,甚至高教體系也開始思考社會責任並採取行動。 

藝術被視為無煙囪產業,大部份人認為藝術多為創作行為,並沒有環保危害或污染的問題。然而藝術展覽和拍賣活動當中的多項環節,包括運輸和物流、商務差旅、出版印刷、建築物中的耗能同樣產生大量碳足跡。 

藝術家梁正平利用棄置山林的樹皮木材,刻劃出作品《飛書》。Gita.Art 提供

一次大型藝展的排碳量其實驚人,除了襯托作品的投射燈與營造氣氛的間接照明,一次性的裝潢展板在展覽結束後,更形成大量廢棄物造成環境負擔。此外,因藝展活動而衍生的人員跨境移動與印刷文宣,亦貢獻了相當程度的碳排放。 

所幸,藝術圈也感受到必需有所改變而開始採取行動。2020年「畫廊氣候聯盟」在倫敦成立,由畫商湯瑪斯.岱恩(Thomas Dane)、凱特.麥蓋瑞(Kate MacGarry)與藝術軟體公司Artlogic創辦人彼得.查特(Peter Chater)等人發起,喊出2030年減少50%碳排放的目標,積極向全球畫廊推廣此重大議題。

國際知名藝術機構佳士得於2021年中旬發布第一份《環境影響報告書》,主動揭露2019、2020兩年實際減碳的數據與減碳方法,更立下2030年淨零碳排的承諾。 

那麼,藝術圈應採取什麼行動以實現淨零?減量、循環再生、替代或重複使用是朝向低碳社會的大原則,幾乎適用任何行業,藝術領域也不例外。 

盤點藝術產業行為中可以著手發揮的環節,包括: 

  1. 展品包裝材:包裝木箱、紙箱和保護緩衝材料是否為環保材質或易於重複使用
  2. 展品運輸:跨境運輸的海空運選擇,境內運輸的效率集件和路徑規劃
  3. 展覽場域:使用之投射燈具、環境温度控制,以及展板和牆面重覆塗漆,策展主題之視覺呈現和作品說明輸出等
  4. 文宣印製:展覽DM、宣傳海報、精緻邀請卡、作品圖錄印製
今年3月底由 Gita.Art 永續藝術平台舉辦的低碳藝展SDGs Art 2022。Gita.Art 提供

藝術創作者與相關工作者擅長透過作品或佈展傳達理念思維或美感訴求,但不見得擁有足夠的環境技術知識。獨立資深策展人胡永芬在3月底的低碳藝展SDGs Art 2022永續藝術對話中,提出她對藝術產業氣候行動的建議,包括: 

  • 邀請藝術圈和環境專家成立協力組織,逐步建立藝術產業低碳解決方案
  • 透過主題教育訓練或工作坊,累積藝術圈的氣候行動專業知識
  • 規劃建立藝展之碳足跡資料庫,作為策展與展場佈置時判斷依據 
  • 成立民間遊說組織,鼓勵畫廊、藝術中心和藝術展覽揭露碳排數據並訂下改善目標

當各行業為達到淨零目標而開始思考改變時,藝術產業也能以更創新技術或解法方案提升藝術商業活動的淨零效益。其中,將衍生新商機或催生新商業模式,例如複合式的展板租用及運送服務,更易於靈活組裝拆卸的展板或吊架。集中整個藝術市場的力量和資源,訂定可遵循的行業標準,更能全面推展永續淨零。 

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是資深藝術評論者也是首批推動台灣畫廊走向藝術永續的推手,觀察到台灣藝術產業面對氣候變遷議題的反應較慢,除了未來可能會面臨國際藝術市場對低碳作為的要求,也難以擁有面對氣候風險危機的應變實力。

台灣畫廊多為中小型規模,與其仿效國外大型畫廊設立永續專責人員,不如串連畫廊同業成立共同永續推動組織,共享學習資源與經驗。 

此外,台灣畫廊可開始制訂「綠色畫廊營運準則」,漸進式朝向減廢、循環利用、能源效率提升等項目實踐;同時,通過國際標準認證如 ISO20121 也將有助於接軌國際,吸引具綠色理念的企業客戶與收藏家。 

面對危機,「不作為」往住得付出更大代價,實應化零為整、集合眾人之智與力,回歸共享共好的初衷,永續風潮正陣陣吹拂,掀起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本文轉載自《ESG遠見

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研討會系列報導一】4R+E、團結共學,讓藝術產業持續發揮影響力

(獨立策展人及國藝會董事胡永芬/圖片來源:Gita.Art)

全球各地極端氣候事件與災害頻繁,所帶來的影響與衝擊是全球政府及企業面臨的急迫議題。隨著各大產業,科技、金融、製造等各產業紛紛提出淨零排放承諾,及交出持續減碳的成績單,藝術產業也不應置身事外。從蔡國強策劃的金門碉堡藝術展,到近幾年成為國際藝術標誌的瀨戶內國際藝術季,都顯示著,藝術不僅活絡地方發展,更可以喚起人們對於社會、環境、人性議題的關注。不過,針對氣候變遷的風險與行動,台灣藝術產業仍屬於相對落後狀態。

「SDGs Art 永續藝術對話: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研討會邀請獨立策展人兼國藝會董事胡永芬、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總監Robin Peckham(岳鴻飛),帶來產業觀察。邀請到BCSD Taiwan策略發展總監王玲珉擔任座談主持人,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獨立策展人王焜生及水墨藝術家羅盈嘉擔任與談人,探討藝術產業應採取氣候行動方法與貢獻,共同透過永續與藝術的對話,找到最佳解方。

獨立策展人及國藝會董事胡永芬長年關懷藝術圈動向,在本次研討會活動中,從台灣藝術圈近期發起的支持國際和平行動,及參與藝術氣候行動聯盟談起,除了反思藝術家可以做什麼,更可以擴大視野思考,作為一位世界公民,在面對全球性的自然環境保育等議題,藝術可以如何發揮影響力?

在近30年來的策展經驗中,胡永芬觀察,展覽產生許多一次性的廢品,特別是大型展覽,往往耗費、浪費許多資源,卻鮮少被關注。儘管過去尚未意識到透過展覽可以如何為氣候變遷盡一份心力,不過過去在策劃展覽時,也已初步將氣候行動融入其中。胡永芬分享2009年於台北當代館策劃的《派樂地》展覽,在佈展過程中,盡量減少木作的消耗,同時凸顯出空間本身的性格,例如建築空間、材質、年代等等,觸發觀者去感受藝術作品與展場建築之間的關係。

在2020年在歐洲成立的畫廊氣候聯盟(Gallery Climate Coalition, GCC),更讓全球藝術產業更進一步討論 – 藝術界在氣候變遷行動下的角色。而胡永芬提供了兩大建議方針,分別為「4R+E」及「團結共學」,鼓勵身在藝術產業的從業人員,不僅僅傳達藝術作品的主題,更能將氣候變遷的意識融入於展覽當中。

「4R+E」代表著:減少使用(Reduce)、循環再造(Recycle)、重複使用(Reuse)、替代使用(Replace)及高效節能(Energy-efficient)。藝術團隊可透過減少使用一次性耗材,循環再造與重複使用展覽用料,選用低環境影響的材料,並且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而藝術界缺乏永續專業背景人才,因此胡永芬也建議藝術各界可透過「團結共學」,共享知識及經驗,以達到「4R+E」可執行的面向包含:

放眼全球的角度,百年藝術拍賣商佳士得(Christie’s)在2021年10月出版環境影響報告書(Environmental Impact Report),全球各大博物館,如英國自然史博物館(National History Museum),及英國工藝設計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V&A)等,皆紛紛許下淨零承諾。不過,台灣的藝術圈對於氣候變遷仍持續觀望,未積極採取行動。目前台灣尚未有畫廊提供碳足跡盤查報告,更遑論加入國際型的倡議組織,如畫廊氣候聯盟等。 胡永芬最後也勉勵,氣候變遷是全人類需共同面對的議題,且更應當反思,作為一位藝術公民能夠做什麼?藝術產業能透過自己的專業提供什麼?在可預見的未來,國際性藝術節或博覽會,將會透過客觀的碳足跡報告,評定申請參展的畫廊或藝術團體可以參加哪一等級的展會。期勉台灣藝術界能夠持續與國際接軌!

(研討會講者右至左,策展人王焜生、藝術家羅盈嘉、獨立策展人兼國藝會董事胡永芬、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總監Robin Peckham(岳鴻飛)、 BCSD Taiwan策略發展總監王玲珉/
圖片來源:Gita.Art)
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研討會系列報導二】藝術,與企業共生、共存、共榮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總監Robin Peckham(岳鴻飛)/圖片來源:Gita.Art)

全球各地極端氣候事件與災害頻繁,所帶來的影響與衝擊是全球政府及企業面臨的急迫議題。隨著各大產業,科技、金融、製造等各產業紛紛提出淨零排放承諾,及交出持續減碳的成績單,藝術產業也不應置身事外。從蔡國強策劃的金門碉堡藝術展,到近幾年成為國際藝術標誌的瀨戶內國際藝術季,都顯示著,藝術不僅活絡地方發展,更可以喚起人們對於社會、環境、人性議題的關注。不過,針對氣候變遷的風險與行動,台灣藝術產業仍屬於相對落後狀態。

「SDGs Art 永續藝術對話: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研討會邀請獨立策展人兼國藝會董事胡永芬、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總監Robin Peckham(岳鴻飛),帶來產業觀察。邀請到BCSD Taiwan策略發展總監王玲珉擔任座談主持人,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獨立策展人王焜生及水墨藝術家羅盈嘉擔任與談人,探討藝術產業應採取氣候行動方法與貢獻,共同透過永續與藝術的對話,找到最佳解方。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總監Robin Peckham(岳鴻飛)則帶來豐富的全球標竿企業與藝術合作案例,同時以案例探討藝術與企業CSR專案的連結,應如何彰顯企業永續價值,並為世界帶來正面影響,提供與會者參考。

長期支持全球各大博覽會,包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及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的瑞士銀行(UBS),透過收藏、贊助及展覽與藝術家們合作。在過去60年來,瑞銀在全球區域透過小型藝術品收藏,或委託該地藝術家創作出展現各區域特色的作品,以豐富收藏。同時瑞銀也將藏品展出,如2005年於紐約當代藝術館(MoMA)展出收藏品,顯示著藝術已深植入瑞銀的DNA中。

全球最大時尚奢侈品銷售集團LVMH,則是將集團經營與藝術業務分開,創立「路易威登藝術基金會」(Louis Vuitton Foundation)成立美術館,專門展列收藏。而值得一提的是,美術館租賃的公共土地,將在2062年合約到期時,將土地及建築物所有權將轉回巴黎市政府手中。另外,珠寶與製錶品牌卡地亞(Catier)則是以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先內部策劃展覽,再將展覽移至世界各地舉行,如2021年6月於上海展出的「古董珍藏系列」。

跨國企業以建立美術館等形式型塑組織文化,並為利害關係人帶來附加價值。另一方面,餐飲、酒店管理(hospitality industry)品牌亦透過藝術為其品牌加值。ABSOLUT VODKA則創立Absolut Art Award,為藝術家和藝術作家提供了完成創作所需的支持,與藝術產生連結。Ruinart酒莊則委託藝術家創作,透過藝術傳遞自己的理念,如2021年委託Tomás Saraceno 創作Aerocene project,深切反映出品牌(如溫度上升致使葡萄收成提早)與氣候變遷關連。而Red bull 則是透過贊助藝術實驗活動,傳達出富含積極與創意的品牌特質。企業透過贊助或委託創作,開啟了藝術與品牌的自我對話,期待消費者可以將品牌與藝術聯想在一起,同時有助於藝術發展。

Robin Peckham也提到了全球許多知名藝術家創作,透過作品激起眾人對環境的省思。 世界知名視覺裝置藝術家Olafur Eliasson在2003年於倫敦泰德美術館(Tate Museum)展出的《氣象計畫》( The weather project ),在室內空間中重現天氣、氣候的變化,讓觀者比在大自然中,感受到更真切的天氣事件的與大自然力量。奈及利亞藝術家Otobong Nkanga則對於環境極其敏銳,並擅於從生活與大自然中,如礦物質、植物、 泥、 人取材,作品反映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大型藝術博覽會亦對永續多有著墨,Robin Peckham表示,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一直以「永續」(sustainability)作為營運目標與宗旨,除了減少一次性的消耗、重複使用材料外,也透過藝術作品傳達概念主題。在2021年舉辦的台北當代也展出多項與永續相關的藝術作品,如艾未未的《行之道》,關注全球難民與反思戰爭議題、豪華朗機工的《日光域》以數百個回收玻璃瓶構成,充滿著環保永續意識等。另外展覽同時響應 「#TOGETHERBAND 計畫」,以回收的海洋廢棄塑料及沒收的非法武器,製作17色的特製手環,象徵並呼應聯合國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 最後,Robin Peckham也提醒,藝術應與企業本業結合,彼此相互輝映,並非「漂綠(Green-washing)」,為企業建立全新的形象更是透過創作者感動人心的藝術作品,介入企業文化、社會實踐,將人們聯絡起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SDGs Art永續藝術對話: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講者、主持人及與談人,右至左,策展人王焜生、獨立策展人兼國藝會董事胡永芬、藝術家羅盈嘉、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總監Robin Peckham(岳鴻飛)、 BCSD Taiwan策略發展總監王玲珉/圖片來源:Gita.Art)
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研討會系列報導三】永續跨界對話: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與影響力

(「SDGs Art永續藝術對話: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講者、主持人及與談人,左至右,策展人王焜生、獨立策展人兼國藝會董事胡永芬、藝術家羅盈嘉、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總監Robin Peckham(岳鴻飛)、 BCSD Taiwan策略發展總監王玲珉,共同為與會者討論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圖片來源:Gita.Art)

全球各地極端氣候事件與災害頻繁,所帶來的影響與衝擊是全球政府及企業面臨的急迫議題。隨著各大產業,科技、金融、製造等各產業紛紛提出淨零排放承諾,及交出持續減碳的成績單,藝術產業也不應置身事外。從蔡國強策劃的金門碉堡藝術展,到近幾年成為國際藝術標誌的瀨戶內國際藝術季,都顯示著,藝術不僅活絡地方發展,更可以喚起人們對於社會、環境、人性議題的關注。不過,針對氣候變遷的風險與行動,台灣藝術產業仍屬於相對落後狀態。

「SDGs Art 永續藝術對話: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研討會邀請獨立策展人兼國藝會董事胡永芬、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總監Robin Peckham(岳鴻飛),帶來產業觀察。邀請到BCSD Taiwan策略發展總監王玲珉擔任座談主持人,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獨立策展人王焜生及水墨藝術家羅盈嘉擔任與談人,探討藝術產業應採取氣候行動方法與貢獻,共同透過永續與藝術的對話,找到最佳解方。

CSRone永續智庫、Gita.Art藝術平台嚴德芬:以藝術為介面,為企業永續帶來溫度、點燃熱情

(CSRone永續智庫暨Gita.Art藝術平台創辦人嚴德芬/圖片來源:Gita.Art)

CSRone永續智庫暨Gita.Art藝術平台創辦人嚴德芬指出,自2007年深耕企業永續發展到至今,許多方法學、揭露架構(framework)、專業術語、方法學等資訊萌發。然而在多年的觀察下,深刻體認到少了一個可被點燃的熱情,而藝術是極佳的介面,讓永續從此不僅是規範和框架和壓力,更是能啟發感動的文化與難忘的美感,甚至是個人的生活中。

已連續舉辦兩年的SDGs Art,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17項目標為主軸,以藝術為介面,傳遞永續精神。今年則以「氣候飛輪下的大地生息」為題,從藝術家之眼,以木雕、繪畫等手法,探討氣候變遷議題。SDGs Art 2022更實際盤查碳足跡,期望透過低碳藝展初步實踐,引發更多藝術文化領域的低碳創意作為。

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從大地氣候變化,看見藝術產業氣候風險

談起關心藝術產業的氣候變遷議題,始自於2002年納莉颱風,當時造成台北捷運淹水,經濟損失高達300億新臺幣;以及2008年8月在颱風警報的影響下,台北藝博是否要停辦。這些事件的發生,讓時任畫廊協會秘書長的石隆意識到,不只是科技大廠,藝術產業也開始面臨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且近幾年極端氣候事件頻率越來越密集災損害程度越來越高,讓多數位在一樓的畫廊面臨淹水的風險。

因此,石隆盛建議,政府部會如文策院、文化部應正視藝術產業的氣候風險,並成立專責機構推動藝術產業邁向淨零排放。目前文策院已逐步推動「綠色畫廊執行方案」,然仍需各界通力合作。石隆盛也特別分析,藝術圈不能閉門造車,應當跨領域合作,如國外案例,旨在推動藝文發展的非政府組織創意蘇格蘭(Creative Scotland),便廣邀環境工程背景人才合作,協助計算探足跡、設計減排方案等。儘管目前台灣藝術產業的營業規模相對其他產業低,未感受到迫切減碳需求,然而在各國積極佈局淨零排放的目標下,在不久的未來,政府將會對藝術產業明訂減排規定。同時國際性的藝博會也可能以碳排放設立參展門檻,換言之藝文團隊現在若不積極面對,將會面對更多門檻與障礙。

(SDGs Art 2022 展場一隅/圖片來源:Gita.Art)

獨立策展人王焜生:實踐低碳藝術展覽的理想與挑戰

作為SDGs Art 2021 及 SDGs Art 2022的策展人,王焜生表示,籌備低碳藝展的挑戰之一便是展覽空間,必須在既有的空間限制下落實低碳的理想。因此,籌辦SDGs Art 2022時,選擇於綠建築政大公企中心流光中庭舉行,讓自然光從天井流入,便可大幅減少燈光的使用,以光影變化呈現作品的質地與自然,與策展論述「氣候變遷」遙相呼應。

另外,展覽的整個材料使用上,則是不採用傳統展版,而是租用桁架(truss),可再重複利用。使用生物分解帆布,結束後可再利用,或直接捐給農家使用於農田中自然分解。而在作品挑選上,邀約的六位藝術家橫跨台灣兩個世代,都不約而同在藝術創作與斜槓的職業生活中,將永續的精神融入。且這19件作品皆非為了此次展覽新創,使用非破壞環境的媒材,同時呈現台灣山海變遷的痕跡。

王焜生也表示,永續藝術並非只是作主題本身,而是包含整個策展的過程。在未來也期待見到,作品並非只被掛在漆成白色、完整的牆面上,而同樣有機會出現在曾經被破壞的空間展出,重現過去的環境的歷史,讓作品與環境彼此對話,也讓觀者感受自然的氣息,真正實踐藝術的「社會責任」。

水墨藝術家羅盈嘉:創作主題與使用媒材永續,讓作品對環境好

羅盈嘉的作品,多以景物為題,從身體的移動中,紀錄移動的路途上種種,消逝的樹林、河水溪流與動物等,現實與記憶相互交融。而細膩的筆觸,依託著對風景、自然的情感與依戀。

作為一個藝術創作者,羅盈嘉表示,「永續」是一條大路的概念,匯集生活、思考習慣或創作主題,而若藝術家已經關注永續議題,那會在生活實踐或是藝術創作上很好的開始。談到藝術創作上如何永續,包含了「媒材使用」與「創作主題」兩面向,她舉例,國外曾有藝術家用碳、泥土或灰燼等大自然的物質作為媒材;或是利用廢墟作為場地,觸發觀對者感受環境與作品間的關係。而談到自己的實踐方式,他笑稱是捨不得,捨不得把材料丟掉,捨不得把畫筆丟掉,在丟掉後又再找回來看看有沒有新的可能,或是將材料包裝減少。

(SDGs Art 2022 展場一隅/圖片來源:Gita.Art)
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永續時尚】斜槓女孩的永續思索:專訪服裝設計師王子欣 Claudia Wang

輕巧而迷幻的電子音樂首先為Claudia Wang SS22大秀拉開序幕,在這長方形的空間,全五面都投影著畫面,呈現出似裸露著岩石與金屬色澤的氣球,彷彿感受自己是在沙漠裡,或是月球表面,又或是某個電影場景裡,在其中的觀眾無從辨別所在之地。不過,在這沉浸感的空間,觀眾無需辨別空間,因為踏入的是專屬於王子欣Claudia Wang的想像,她所打造的奇幻世界。

子欣在時尚圈正逐漸嶄露頭角,早在2020年台北時裝週,吸引了vogue雜誌的關注,專文介紹這位斜槓、新生代的設計師。她曾與藝術家雙親共同開過畫展,並擁有多個身份,美妝部落客、接案彩妝師、服裝造型助理,過去成長經歷的養分融合在Claudia Wang的品牌中,讓作品有著綺麗的想像與鮮豔的色彩。不過,除了大膽、反叛的設計之外,在子欣的創作上還有見到更多一點,對於時尚產業、科技與永續的思索。

(Claudia Wang SS22秀展側照/圖片來源:Claudia Wang)

從任性的設計風格到關懷世界的永續時尚

子欣的品牌,Claudia Wang正式成立於2019年,充滿著活力的色彩與藝想元素,並關注少數文化,風格叛逆反骨。而另一方面,創新大膽的色彩與超現實的視覺呈現,是品牌一貫的DNA。除了鮮明的風格之外,與科技應用及永續概念結合,也是品牌一大特色。

子欣的作品大量運用動物塗鴉、格紋拼接、印花等,而在面料使用上,也同樣大膽嘗試不同風格所帶來視覺感受。不過她表示,傳統的印花製作是非常浪費且損害環境,也因此,子欣在SS22的所有作品,都是以數位印花方式製作而成。他透過此方式,去探索與實踐更多可能。例如,多件作品看似是毛呢面料,不過實際上是以聚酯纖維(Polyester)面料印製而成。這是由於數位印製後,不僅可在顏色上更細緻調整,更可呈現面料的不同視覺效果。設計師彷彿變了一場魔術,讓時尚有另一種可能。

而選擇數位印花,是子欣對於服裝製程的反思。傳統印花製作常造成許多浪費與污染。在製程上首先必須製作網版,接著使用化學膠漿、染劑與水去轉印至衣服上。若是網版製作不符合要求,或是製作錯誤,就必須重新製作。並且若是轉印過程未對準衣服肩線,或是原先設計的印花處,半成品的服裝就必須要丟棄。再者,製作印花、撞色與圖騰的化學膠漿、染劑,多是不可自然降解,對於環境污染或人體都會非常嚴重的傷害。

使用數位印花,創作者的設計與構圖可以掃描到電腦中、或是在電腦上繪製,並呈現不同布料的材質特性,讓設計師得以虛擬看見成品,大幅減少因製作錯誤或嘗試帶來的浪費。並且,也由於事先模擬,設計師更可以直接透過印刷機器,將墨水或染料印製於織物上,大幅減少印製所需的材料及染劑、膠漿或布料所帶來的浪費。         從自己為整個產業帶來改變,子欣證明了一件事情,很多時候創造出豐富、反叛、打破常規的作品,可以用一個對於世界更友善的方式,去實踐對於未來美好的想像。

(透過數位印花製作的衣服,呈現拼接格紋與印花的風貌/圖片來源:Claudia Wang)

科技、時尚與永續的對話:3D虛擬排圖、線上秀展與NFT

許多關注Claudia Wang品牌的人,多會以為子欣是在近期才結合科技創作,不過,其實早在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子欣已跟隨著知名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建的腳步,踏入VR等各項新媒體領域,希望從中探索時尚與科技結合的可能性。這樣的探索也開花結果在子欣的創作思考、舉辦時尚秀展與永續實踐的過程中。

現今的時裝秀常被批評鋪張浪費,不僅在於服裝與人員運輸上帶來的浪費,也是在於各樣新裝背後的製程。儘管時裝秀讓全球設計師有一個激盪的舞台,不過在環保意識抬頭的今日,也讓許多設計師開始反思,要怎麼做才能讓時尚更綠一點。

而對子欣來說,她的回應將打樣過程數位化,利用3D虛擬服裝呈現的方式,為全新款式打樣設計。「3D虛擬排圖」不僅減少衣料與資源的消耗,也讓生產端可以更即時回應消費端需求。而以3D虛擬服裝呈現全新款式打樣設計,則是更可以即時回應消費者的需求。當消費者確認下單後,才會真正被生產,而沒有被下單的服裝款式,也不會真正進入生產。

虛擬打樣的方式,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性,並且提供時裝秀另一個選項,即是虛擬觀看。在2021SS秀展中,便有5套真實打樣款式,讓觀眾可以在沉浸式的空間中,對照體會虛擬服裝與真實服裝的差異。有了虛擬服裝,2021SS的首次展出,便是以線上秀展呈現,讓遠在不同國家、地域、時差的任何人,都能潛入Claudia Wang的時尚幻境。

除了設計、生產改變外,那NFT(非同質化代幣)就是子欣為服裝的擁有創造另一種可能。目前他已推出個人服裝設計的NFT,並且已有支持者購買。「很多時候,買衣服只是想要拍照,然後放到社交媒體上面」,子欣說到,她展示著幫朋友後製的照片,照片裡的人換上她設計的衣服,而那是件尚未實體化的衣服。

子欣在科技的應用上積極尋求可能性,他將科技藝術與永續的結合,讓時尚世界更有溫度。將服裝製作與展會虛擬化,且減少不必要的服裝生產,為永續時尚的實現方式多了選擇。

(Claudia Wang SS22秀展側照/圖片來源:Claudia Wang)

生活是煩擾,但仍不忘美好

子欣創造的奇幻世界裡不曾與外界斷裂,她關心著目前正在發生的一切,包含對於永續的努力。Claudia Wang 2022SS大秀的核心表達著,「雖無法改變無常的生活現象,卻可以透過藝術時尚與科技打破桎梏思想,創造對未來的美好想像,並傳遞對愛與美好世界追求的渴望!」與當時在疫情底下,籌備展會的思索與掙扎呼應。子欣用時尚藝術與科技,並透過在永續上的努力,繼續打造Claudia Wang品牌的奇幻異想世界。

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藝術CSR】藝術場館的未來行動:融入氣候變遷意識的三個提案

2021年於英國格拉斯哥(Glasgow)落幕的COP26,帶來許多好消息,也在部分議題產生初步共識,然而世界各國對於減少排放的承諾與作為仍偏保守,面對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C的界線目標,仍然有一段距離。

當全球目光聚焦氣候變遷峰會時,藝術並無置身事外。今年COP26場外一如過往,有許多喚醒氣候變遷意識的作品,包含街頭塗鴉、平面,以及裝置藝術等等。不過,除了藝術作品外,藝術圈及場館機構也逐漸開始思考,還有哪些實際作為可以納入氣候變遷的作為與概念。

倫敦Horniman Museum and Gardens的負責人Nick Merriman於Art Newspapar中評論表示,之於博物館或藝廊,COP26會議後正是適合檢視或制訂氣候變遷計畫的時間點。文中他透過回顧博物館的地位與意義,輔以世界各大博物館案例,進而提出行動方案,盼在氣候危機及下個世代追問以前,採取積極行動。本文摘譯Merriman提供之行動方案,並綜合提出可依循的認證準則,盼提供藝術機構踏上永續發展的可行路徑。

依照場館特殊性,建立可執行的氣候變遷行動

博物館及部分畫廊與一般私人企業有所不同,因此在制訂氣候變遷政策時,除了可以參考企業路徑外,也可以針對其特殊地位與性質,進而達到落實氣候變遷行動與教育的目的。

首先,博物館影響力相對長久。全球大多數博物館不受政黨轉換或資金中斷影響,較少會因為重大經濟或政治因素停止營運。再者,博物館長期以來,具有公共教育意義,透過典藏、展示以及展覽,顯示出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等議題。因此,博物館作為公共互動與教育的媒介,更可以讓人們瞭解環境危機的緊迫性,進而參與。

提案一:提出並執行淨零排放計畫(Net-zero plan)        

不僅是國家或是跨國企業,世界典藏機構也紛紛提出淨零排碳計畫。英國自然史博物館(National History Museum)已宣布於2035年達成淨零排放,執行方向則涵蓋廢棄物減量、溫室氣體排放控管及再生能源使用。經由致力減少營運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並目標在2030年達到60%的回收率,以達成廢棄物減量。鑑於全世界博物館超過90%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範疇三(價值鏈的非直接排放),自然史博物館宣布將提出新的差旅政策,減少此項排放來源。最後在再生能源使用上,自然史博物館已架設超過300個太陽能板,目前所有建築物使用的能源皆來自再生能源。透過執行淨零排碳計畫,自然史博物館期許自己不僅是紀錄人類歷史軌跡,更能成為綠色博物館的引路人。而其他著名的英國工藝設計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V&A)澳洲博物館(Australian Museum in Sydney)等大型博物館,也不約而同提出永續或淨零排放計畫與承諾。

(英國自然史博物館宣布將在2035年達成淨零排放/圖片來源:Natural History Museum)

除了淨零承諾以外,減緩與適應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也是博物館的重大議題。全球有許多博物館或古蹟位處洪水、野火的高風險地區,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對各樣場館帶來嚴重威脅。澳洲國立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位於首都坎培拉,2020年因為森林野火濃煙導致關閉。而位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的華夏古蹟-Lytton Chinese History Museum被野火吞噬,超過1,600件藝術品遭焚毀。這些極端氣候事件帶來的營運風險,也讓這些場館開始制訂野火因應營運計畫(wildfire contingency plans)。

提案二:結合教育功能,用藝術喚起氣候變遷意識

        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2019年合作,在COP25氣候峰會推出一系列「穿越時空的世界名畫」。團隊挑選出四幅來自於西班牙藝術史重要畫家,包含歌雅(Francisco Goya)、維拉斯奎茲(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若阿基姆帕蒂尼爾(Joachim Patinir)與霍金索羅亞(Joaquín Sorolla)的作品,發揮想像力,若是這些畫家身處氣候變遷加劇的今日,畫中作品的場景仍然會是一樣的嗎?

這些名畫被現代後製技術調整後,產生極大的反差。原作《穿越幽冥之河》(Landscape with Charon Crossing the Styx)描繪《埃涅阿斯纪》與但丁《神曲》的「最後的審判」──冥神卡戎(Charon)划著船,將剛離人世的亡魂渡過冥河-斯堤克斯(Styx),畫面的左邊是天堂,右邊是地獄,冥河穿越了畫面的中間。

(《穿越幽冥之河》原作/來源:Museo Del Prado)

在改過後的名畫裡,原先豐沛的冥河剎時間乾涸龜裂,冥神佇著船停在此處,彷彿永遠到不了下一個目的地,因著氣候變遷的困境永遠停在此處。

(被修改過的《穿越幽冥之河》/來源:BBC新聞網

畫家的眼除了透出世界的光彩外,也反映著世界的巨大變動,對於觀者產生極大的震撼,讓觀者確信氣候變遷正在發生,進一步落實減碳行動。

除了以氣候變遷為主題與大眾溝通永續議題,也有更多不同的主題形式呈現。亞洲首次SDGs Art展會在2021年登場,由知名策展人王焜生攜手創意總監嚴德芬,邀請藝術家常陵、安庾心、 林品玄團隊、Willy Verginer與吳寬墩醫師展出作品,大獲好評。而2022年也將再次舉辦SDGs Art展會,透過連結在地藝術家與在地環境議題,持續為觀眾帶來感動!

藝術為介面溝通永續效果極佳,而推動觀眾下一步行動,則是未來可著力的方向。過去溝通氣候變遷或其他重大性議題,常以單向(broadcast mode)溝通提供受眾資訊,這樣的模式在現今已不再足夠,反倒容易為受眾帶來知曉事實的無力感(disempowerment)。不過該如何將無力感轉化為力量,納受眾於改變的一環,更是博物館在策劃展覽中需思索的議題。

提案三:導入ISO20121(永續性活動管理認證)籌備綠色藝展

除了提出淨零承諾與發揮展覽教育專長外,長期關注藝術與氣候變遷及政策的非營利組織Julie’s  bicycle, 則是提供給博物館、古蹟等藝術場館可行的氣候行動方案。從瞭解自己的影響力開始,執行廢棄物管理、水資源管理與能源管理,頗與執行ISO20121(永續性活動管理認證)概念相呼應。

其實早在2015年時,Julie’s bicycle 已出版一本永續採購指南建議書,《Julie’s Bicycle Practical Guide:Procurement》,提供給各個藝術與創意相關的非營利組織,在採購決策上得以更永續、環保。文中更提出參照ISO20121的概念,雖未詳列說明,不過於今日的落實執行上具備前瞻意義。ISO認證機制,提供給博物館或其他藝文場館在執行展會時可遵循的標準及目標。同時,透過此認證進行,更可以協助許多博物館與藝文場館邁向更綠的未來。

藝術和創意產業非常適合引領環境、社會(ESG)等各面向的永續發展。憑藉著獨特創造力和靈感。藝術可以倡導循環經濟和能源效率,挑戰眾人對於過往發展模式的依賴,並開闢全新綠色生活的途徑。無論是博物館、畫廊或是其他藝術場館,都可透過「提出淨零計畫與承諾」、「結合氣候變遷策展功能」與「執行ISO20121認證」,在COP26後、全球更意識到氣候緊急的這個時間點,共同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核稿:繆葶

參考資料:Museums must take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 now—before it’s too late

圖片來源:Natural History Museum、Museo Del Prado

——————

延伸閱讀:

【藝術CSR】為畫廊設計一個綠色的未來:看「永續」如何影響藝術圈

【藝術CSR】荷蘭創作家展現永續農業夢幻光影之美

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藝術CSR】藝術產業的CSR進程 – 拍賣商佳士得的淨零承諾

ESG、淨零排放、CSR…,過去這些詞彙大多只出現在製造、金融與服務企業的永續發展策略與溝通當中,不過今日在藝術圈當中,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藏家與藝術拍賣商,開始關注此議題。從畫廊氣候聯盟(GGC)的成立,到巴塞爾藝博會(Art Basel)的永續研討會,與以SDGs 為題的策展,一再地顯示,藝術圈逐漸重視此議題、並結合產業的特殊性,去思索與實踐永續。

本文介紹全球首間承諾淨零排放的藝術拍賣商-佳士得,其所出版之環境報告書,並摘錄該本報告書重點,最後探討藝術產業的獨特性,評論佳士得的永續影響力,且期待在未來見到一個更綠的藝術市場。

淨零的起點:拍賣商的首本環境報告書

作為百年頂級拍賣商,2020年佳士得於全球銷約有440億美元(約為台幣1,200億元)。除了居於拍賣商龍頭外,佳士得是全球首間承諾,將在203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國際藝術拍賣商。而在兌現此承諾之前,佳士得已於2021年7月,出版環境影響報告書(Environmental Impact Report),希望透過自身的力量與作為,喚起全球各大畫廊與拍賣商的永續意識,共同為減緩氣候變遷而努力。

此本報告書重點在環境面的揭露,除了盤查佳士得在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間的碳排放量外,亦說明了目前的減碳作為與目標。其所使用的揭露框架與盤查原則為《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規範》(GHG Protocol)及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並承諾將持續追蹤未能管理的部分溫室氣體排放,以確保數據之完整性與正確性。

報告書以佳士得四大營運範圍為架構,說明目前碳排放的來源項目及噸數,比較2019年至2020年的減排量,說明佳士得所參與的氣候相關倡議組織與作為。四大營運範圍包含辦公大樓的能源使用、藝術品運送、拍賣品的行銷以及商務旅行的頻率。

在辦公大樓方面,佳士得倫敦辦公室在2019年底已開始使用可再生能源,並承諾2030年前,所有辦公室或藝術品包材將使用100%可回收材質。運送端上,將減少航空運輸,並增加陸運或海運的使用,且與供應鏈及各大利害關係人,建立相關永續標準。另外,在拍賣品行銷及紙本出版物上,將增加更多數位工具的使用與出版,減少紙品使用。最後,則是商務旅行上,將減少不必要的旅行,並持續尋找低碳,且不影響商業關係的經營方法。

佳士得三大永續重點(sustainability pillars),引導一個更綠的藝術市場

(圖片來源:佳士得官方網站
  • 承諾
    全面減少50%碳排放量,並在2030年達到淨零排放,方法包含使用100%可回收包材、廢物回收等,並同時確保資訊透明與正確。而期待在未來,所有辦公大樓使用的電力,100%為再生能源。
  • 溝通
    將持續出版年度報告書,並透過報告書與網站,與相關利害關係人,包含藏家、藝術家與畫廊,說明永續發展目標,策略和行動方案,並將經驗分享給藝術市場。
  • 合作
    積極參與國際氣候變遷倡議聯盟與非營利組織,包含畫廊氣候聯盟 (Gallery Climate Coaliation)等,共同減緩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

透過這三大發展策略重點,佳士得將永續概念融入至經營運作中。而2021年7月佳士得宣布,即將在香港落成的亞太新總部,將會是棟一綠建築。目前已獲得LEED白金級認證、WELL白金級預認證,和中國綠色建築評級標準的最高等級三星級認證,以展現在永續的承諾與展望。

藝術市場的神秘與永續報告書的透明

對於大多數人說,藝術市場是個神秘的交易場域,大多從新聞得知天價的藝術作品,或是身價水漲船高的藝術家,且不得其門而入。的確,藝術市場的隱密交易方式創造了他的獨特性。不過這樣的市場生態特殊性,與永續報告書(環境報告書)的透明、誠實揭露大相逕庭。而佳士得以「環境」為主題,率先所有藝術拍賣商出版報告書,不僅深化了其於市場的歷史定位,更推動了畫廊、藏家、藝術家對於永續的重視,提供一條可行的途徑。如若比照一般企業的永續導入路徑,或直接推行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持續營運計畫(BCP)等等規章,對於藝術市場而言,確實造成水土不服、或抗拒等情況產生。以環境為首的關注,不僅對於提升企業收藏、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goal),或是以藝術為介面為各樣社會、環境議題發聲,都有種種益處,但更重要的是,驅動整個產業永續。

在此謹藉佳士得永續承諾,期待激勵更多畫廊與拍賣商也能提出各自的永續的承諾與作為,讓藝術產業在永續的道路上,不落人後。

資料來源:佳士得2019-2020環境影響報告書

圖片來源:佳士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