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藝術CSR】藝術場館的未來行動:融入氣候變遷意識的三個提案

2021年於英國格拉斯哥(Glasgow)落幕的COP26,帶來許多好消息,也在部分議題產生初步共識,然而世界各國對於減少排放的承諾與作為仍偏保守,面對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C的界線目標,仍然有一段距離。

當全球目光聚焦氣候變遷峰會時,藝術並無置身事外。今年COP26場外一如過往,有許多喚醒氣候變遷意識的作品,包含街頭塗鴉、平面,以及裝置藝術等等。不過,除了藝術作品外,藝術圈及場館機構也逐漸開始思考,還有哪些實際作為可以納入氣候變遷的作為與概念。

倫敦Horniman Museum and Gardens的負責人Nick Merriman於Art Newspapar中評論表示,之於博物館或藝廊,COP26會議後正是適合檢視或制訂氣候變遷計畫的時間點。文中他透過回顧博物館的地位與意義,輔以世界各大博物館案例,進而提出行動方案,盼在氣候危機及下個世代追問以前,採取積極行動。本文摘譯Merriman提供之行動方案,並綜合提出可依循的認證準則,盼提供藝術機構踏上永續發展的可行路徑。

依照場館特殊性,建立可執行的氣候變遷行動

博物館及部分畫廊與一般私人企業有所不同,因此在制訂氣候變遷政策時,除了可以參考企業路徑外,也可以針對其特殊地位與性質,進而達到落實氣候變遷行動與教育的目的。

首先,博物館影響力相對長久。全球大多數博物館不受政黨轉換或資金中斷影響,較少會因為重大經濟或政治因素停止營運。再者,博物館長期以來,具有公共教育意義,透過典藏、展示以及展覽,顯示出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等議題。因此,博物館作為公共互動與教育的媒介,更可以讓人們瞭解環境危機的緊迫性,進而參與。

提案一:提出並執行淨零排放計畫(Net-zero plan)        

不僅是國家或是跨國企業,世界典藏機構也紛紛提出淨零排碳計畫。英國自然史博物館(National History Museum)已宣布於2035年達成淨零排放,執行方向則涵蓋廢棄物減量、溫室氣體排放控管及再生能源使用。經由致力減少營運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並目標在2030年達到60%的回收率,以達成廢棄物減量。鑑於全世界博物館超過90%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範疇三(價值鏈的非直接排放),自然史博物館宣布將提出新的差旅政策,減少此項排放來源。最後在再生能源使用上,自然史博物館已架設超過300個太陽能板,目前所有建築物使用的能源皆來自再生能源。透過執行淨零排碳計畫,自然史博物館期許自己不僅是紀錄人類歷史軌跡,更能成為綠色博物館的引路人。而其他著名的英國工藝設計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V&A)澳洲博物館(Australian Museum in Sydney)等大型博物館,也不約而同提出永續或淨零排放計畫與承諾。

(英國自然史博物館宣布將在2035年達成淨零排放/圖片來源:Natural History Museum)

除了淨零承諾以外,減緩與適應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也是博物館的重大議題。全球有許多博物館或古蹟位處洪水、野火的高風險地區,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對各樣場館帶來嚴重威脅。澳洲國立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位於首都坎培拉,2020年因為森林野火濃煙導致關閉。而位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的華夏古蹟-Lytton Chinese History Museum被野火吞噬,超過1,600件藝術品遭焚毀。這些極端氣候事件帶來的營運風險,也讓這些場館開始制訂野火因應營運計畫(wildfire contingency plans)。

提案二:結合教育功能,用藝術喚起氣候變遷意識

        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2019年合作,在COP25氣候峰會推出一系列「穿越時空的世界名畫」。團隊挑選出四幅來自於西班牙藝術史重要畫家,包含歌雅(Francisco Goya)、維拉斯奎茲(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若阿基姆帕蒂尼爾(Joachim Patinir)與霍金索羅亞(Joaquín Sorolla)的作品,發揮想像力,若是這些畫家身處氣候變遷加劇的今日,畫中作品的場景仍然會是一樣的嗎?

這些名畫被現代後製技術調整後,產生極大的反差。原作《穿越幽冥之河》(Landscape with Charon Crossing the Styx)描繪《埃涅阿斯纪》與但丁《神曲》的「最後的審判」──冥神卡戎(Charon)划著船,將剛離人世的亡魂渡過冥河-斯堤克斯(Styx),畫面的左邊是天堂,右邊是地獄,冥河穿越了畫面的中間。

(《穿越幽冥之河》原作/來源:Museo Del Prado)

在改過後的名畫裡,原先豐沛的冥河剎時間乾涸龜裂,冥神佇著船停在此處,彷彿永遠到不了下一個目的地,因著氣候變遷的困境永遠停在此處。

(被修改過的《穿越幽冥之河》/來源:BBC新聞網

畫家的眼除了透出世界的光彩外,也反映著世界的巨大變動,對於觀者產生極大的震撼,讓觀者確信氣候變遷正在發生,進一步落實減碳行動。

除了以氣候變遷為主題與大眾溝通永續議題,也有更多不同的主題形式呈現。亞洲首次SDGs Art展會在2021年登場,由知名策展人王焜生攜手創意總監嚴德芬,邀請藝術家常陵、安庾心、 林品玄團隊、Willy Verginer與吳寬墩醫師展出作品,大獲好評。而2022年也將再次舉辦SDGs Art展會,透過連結在地藝術家與在地環境議題,持續為觀眾帶來感動!

藝術為介面溝通永續效果極佳,而推動觀眾下一步行動,則是未來可著力的方向。過去溝通氣候變遷或其他重大性議題,常以單向(broadcast mode)溝通提供受眾資訊,這樣的模式在現今已不再足夠,反倒容易為受眾帶來知曉事實的無力感(disempowerment)。不過該如何將無力感轉化為力量,納受眾於改變的一環,更是博物館在策劃展覽中需思索的議題。

提案三:導入ISO20121(永續性活動管理認證)籌備綠色藝展

除了提出淨零承諾與發揮展覽教育專長外,長期關注藝術與氣候變遷及政策的非營利組織Julie’s  bicycle, 則是提供給博物館、古蹟等藝術場館可行的氣候行動方案。從瞭解自己的影響力開始,執行廢棄物管理、水資源管理與能源管理,頗與執行ISO20121(永續性活動管理認證)概念相呼應。

其實早在2015年時,Julie’s bicycle 已出版一本永續採購指南建議書,《Julie’s Bicycle Practical Guide:Procurement》,提供給各個藝術與創意相關的非營利組織,在採購決策上得以更永續、環保。文中更提出參照ISO20121的概念,雖未詳列說明,不過於今日的落實執行上具備前瞻意義。ISO認證機制,提供給博物館或其他藝文場館在執行展會時可遵循的標準及目標。同時,透過此認證進行,更可以協助許多博物館與藝文場館邁向更綠的未來。

藝術和創意產業非常適合引領環境、社會(ESG)等各面向的永續發展。憑藉著獨特創造力和靈感。藝術可以倡導循環經濟和能源效率,挑戰眾人對於過往發展模式的依賴,並開闢全新綠色生活的途徑。無論是博物館、畫廊或是其他藝術場館,都可透過「提出淨零計畫與承諾」、「結合氣候變遷策展功能」與「執行ISO20121認證」,在COP26後、全球更意識到氣候緊急的這個時間點,共同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核稿:繆葶

參考資料:Museums must take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 now—before it’s too late

圖片來源:Natural History Museum、Museo Del Prado

——————

延伸閱讀:

【藝術CSR】為畫廊設計一個綠色的未來:看「永續」如何影響藝術圈

【藝術CSR】荷蘭創作家展現永續農業夢幻光影之美

Posted on

從代工技術到國際共製:台灣動漫產業的「永續」之路

永續發展,是近20年來企業關注的焦點。除了氣候變遷、社會關懷、公司治理(ESG)外,對文化內容、藝術的支持也是企業永續發展的一個項目。本文深入台灣動漫發展的軌跡,並且透過邱立偉導演長期於產業的觀察與成功經驗,綜合出可發展之永續經營路徑,企盼提升企業對於影視文化的發展認知與重視。

邱立偉導演現任studio2 ANIMATION LAB 動畫導演,作品包含《小貓巴克里》、《未來宅急便》、《小太陽》等。其求學經驗包含於台灣、北京兩地,亦曾任美國好萊塢動畫研究員等職位,經驗豐富。其作品《小貓巴克里》電影版,於2017年上映,曾獲得該年金馬獎動畫長片入圍、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最佳動畫長片金牌獎」、荷蘭阿姆斯特丹影展「最佳動畫」等多項影展肯定。而動畫電影主角巴克里,今已是華語動畫圈重要角色。

受訪人/邱立偉導演,來源:邱立偉導演提供。

台灣動漫的發展軌跡:從代工技術到自製動畫

1970年代,是台灣動漫發展的全盛時期。光啟社成立,自美國引進二手攝錄影設備,開啟了台灣動漫的發展。不過,正如同當時的輕型、家庭加工出口業一樣,台灣動漫以低廉的工資優勢,成為日本、美國代工之地。最大的動畫代工公司-宏廣公司幾乎包辦了所有美國的動畫。甚至有句話說,「魔術的宏廣(Magic Cuckoos Nest)」,不管多緊急或是複雜的案件都可勝任,顯示出宏廣的實力,其代工作品包含耳熟能詳動畫長片,《花木蘭》、《藍色小精靈》與《阿拉丁》等。

然而,隨著勞工紅利的消失,與社會氛圍改變,台灣也面臨了自創動畫與代工動畫的交叉路口。部分公司外移中國大陸,也有致力於自創動畫的公司及個人,不過限於種種因素,自創動畫少有佳作,從第一部鄧有立導演的動畫電影《封神榜》,一直要到三十年後的《魔法阿媽》出現,台灣的原創動畫才逐漸露出曙光。可惜好景不長,後續雖政府與民間大力推動,卻得同時面對3D動畫的技術差距,與其他國際動畫的內容競爭。

台灣動漫產業的途徑:國際共製

過去台灣動畫業長期以代工方式發展,當走入自創時,面對市場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在創意或是商業經營規畫方面,都需要建立經驗值,而這是過往代工無法培力的層面。另一方面,大專院校側重於技術的教學,培養出技術能力極佳的動畫產業人才,卻缺乏培養創意與商業思考。

一部動畫電影不僅僅是技術與藝術的創作,還是娛樂、是受到市場挑戰的商品;也因此,邱立偉導演指出,動畫作品必然需要得到「絕大多數觀眾的認同」,而觀眾不只是單一市場,還包含國際的市場。這也是為何當韓國在發展影視產業時,會選送學生與工作者至美國好萊塢學習。除了建立未來創作時的連結外,更是學習觀眾能讀懂的語言。而許多韓國影視作品也遵循著這樣的模式,像是電影《漢江怪物》的製作過程。

而共製另一目的,則是拓展國際市場。台灣整體影視動畫內需市場規模有其限制,其中,動畫的市場更是小;動畫製作長期仰賴政府獎勵與補助才能開拍一部動畫電影,後續上映未必能有獲利,下一部影片可能無以為繼。若長期處於打平或虧損的狀態,投資方無法回收資金,或看不見預期效應、面對巨大風險,產業很難永續發展,無法產製出更多台灣原創動畫。

國際共製以世界為市場,不僅因面對更廣闊的觀眾族群而學習更有效傳達概念的敘事方法,還能增加銷售收入、回收成本。因此,邱立偉導演指出,「國際共製」是他在任何一部動畫電影開拍計畫時的必要條件,不僅僅是借鏡國外的經驗,更是取得觀眾的回饋以及市場上的成功。

台灣動漫產業的途徑:朝向角色IP化發展

除了國際共製作為動畫產業發展的途徑外,動畫角色IP化也是方法之一。動畫的成本回收,除了來自於票房外,其他則來自於電影上檔後角色的熱潮與IP授權收入。根據國際授權業會(LIMA)研究指出,2019年全球的IP授權市場商品與服務總計約有2,900億美金,然而華文市場(北亞洲)卻只占10%,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市場由美國、加拿大區獨占,顯見華語作品在IP市場的缺席。

將角色IP化的過程更像是將角色作為一位演員或模特兒來經營。對於動畫角色來說,更需在製作階段就考慮市場的歡迎度與商業再製的可能性,細緻連頭髮的設計都需納入考量。以電影《小貓巴克里》為例,主角巴克里原先為電視版角色,轉為電影版後又再重新設計,甚至到國中小發放問卷,瞭解目標受眾的喜好,因此角色至少改了超過20個版本。縝密的前期規劃,也讓後續成就有目共睹,全體市場總體衍生產值破億,堪為台灣動漫角色IP化的成功案例。

《小貓巴克里》IP化的是來自於迪士尼的製作方式。在一部動畫電影的製作中期,執導的導演便閉門邀請幾位同業創作者試映半作品。希望能夠透過另外幾雙眼睛,審視此作品,避免造成市場的挫敗,且減低製片商的投資風險。動畫角色的IP造型與故事內容是相輔相成,而這成功的關鍵正是來自於大量的前期市場調查和研究。

《小貓巴克里》電影版劇照。來源:邱立偉導演提供

投資示範助攻

動漫產業一直是政府關注的內容產業。在2001年,時任政府推出「兩兆雙星計畫」,以數位元年為口號,全力發展新媒體內容產業。後續也有零星補助、獎勵政策,雖然投入鉅額資金與資源,卻不見市場反應。

究其原因,過往多以獎勵、補助為主要措施,僅針對單一一個製作環節提供資金挹注,如缺乏製作經費,則補助此缺口;缺乏原創故事,則徵件優質劇本。如近期《我們與惡的距離》、《天橋上的魔術師》與《斯卡羅》等,皆以高品質故事為藍本拍攝,未演先轟動。然而若是缺乏廣大市場與回收途徑,導致作品叫好不叫座,極有可能在拍完這一部作品之後,不知道下一部作品在哪裡。

邱立偉導演更建議政府機構不僅是補助劇本創作,或是遴選優秀的動畫電影至國際參展,更可以為投資人示範整個投資製作流程。包含前期劇本開發,到最後行銷、發行,為創投公司打一針強心劑,顯示漫畫產業並不是一個賠本的生意,望能藉此活絡產業發展。

動漫的另一條路:文化永續發展

回顧台灣動畫的發展軌跡,重疊著整體台灣經濟發展的歷史路徑動畫的故事有根植於不同時空切片的原創故事有的取材自台灣歷史故事有的來自民間傳說、而有的源於導演生活經驗。這些故事的共同點,是取得大人小孩的共鳴,人人能在故事裡看見自己,也豐富成長的回憶。

細數台灣第一部原創動畫《封神榜》到《魔法阿媽》,以及近十年的《國寶神獸闖天關》與《閻小妹》,透過動漫作為軟性的媒介,讓兒童[1]從故事當中,看見來自自身生活與文化的傳說故事、傳統儀式、與自己相像的角色……等,進而瞭解、認同,甚至是欣賞並為此驕傲。不只是題材上,近年作品《小貓巴克里》與《幸福路上》,當中的場景便是以導演的家鄉為藍本,構築出故事場景。場景深厚了作品的基底,並活化了集體的記憶,更拓展了文化永續的邊界。

德國國際兒少與教育電視內容中心(IZI)總監瑪雅.歌茨(Maya Goetz)博士指出:「兒童能敏銳察覺到哪些群體比其他群體被賦予更多價值;若他們在影視內容中找不到自己(的膚色、髮型、身形、生活方式……等),他們會認為自己沒有價值。」因此,讓兒童看見自己身處的環境與文化,對建立信心與認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產業而言,更能培養出具有觀看台灣原創動畫及文化內容習慣的未來觀眾族群,是產業永續的基礎。

一代傳一代的集體影像記憶,讓文化永續不僅是實體資產保存與再活化,更是對於傳統的事物認同、珍惜與再創造,並賦予台灣原創故事靈魂。

參考資料

《逐格造夢》,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0年出版。

109年臺北市ACG產業評估及推進計畫報告〉,作者:劉定綱博士 〈Diversity in Kids TV: Let’s Tell Stories that Include Everyone〉,作者:Mip Markets


[1] 雖然動畫不僅僅是以兒少為觀眾群,然而動畫在針對兒少的影視內容中佔比相當高;根據長期投入兒少內容孵育的富邦文教基金會調查,台灣每年於電視播映的兒少內容中,超過90%為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