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永續生活雅集

蘊藏美感的永續,理應自然安泰存於生活日常中

若靜心觀察,永續常俯拾可得、若誠心相待,美感當油然而生!

今年的雅集,將於秋去冬來之際登場,節目包括永續甘露體驗 – 品泉(水)、品茗,內蘊文化傳承的雅樂欣賞 – 古琴、二胡、崑曲, 永續旅遊與時尚的分享 ,並精選了永續意涵的作品和書法揮毫,邀請您一同體驗永續的實踐也可以輕鬆愉悅融入生活中。

時間:2023年10月-12月,共六個主題場次

地點:Veda Studio 台北市金華街118-3號4樓 (57年老房子,無電梯)

為確保活動品質,每場次限額15位,詳見活動連結進行報名

報名連結:https://www.surveycake.com/s/d7NYK

相關聯繫:[email protected]

永續生活雅集不收取參加費用,待收到主辦單位之確認場次通知email後才屬報名成功。

參與藝術家

林銓居老師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學士,美國Goddard College跨領域藝術碩士。兼具農民、作家及畫家等多重身分,在自然中創作、品味生活與自然的聲音。創作形式多元而豐富,包括繪畫、地景、行為、動畫與寫作。在與山與海共生共存的日常中,認真生活與創作,試圖在作品中表現對土地環境、風土人情、生命流動的關懷。作品為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澳洲白兔美術館等單位收藏。

李麟佑老師

透過畫筆與色彩,寄託生命實相及寧靜的內在,傳遞給人們。

古琴 黃勤心老師

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學士,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碩士。 若水 – 琴心入圍第三十屆傳統音樂金曲獎最佳專輯, 電影刺客聶隱娘擔任古琴指導,創作琴曲青鸞舞鏡收錄於電影原聲帶。

主題場次主講人

10/21 崑曲 周蕙蘋老師

「台北市崑曲同期」負責人,1969年受教於徐炎之、張善薌門下,90年後分別向大陸名師張繼青、華文漪、梁谷音、張洵澎、張靜嫺、顧兆琳、朱曉瑜、胡保棣等請益。多次彩演〈牡丹亭〉〈長生殿〉〈西廂記〉等劇目中折子戲,擅演五旦、六旦及正旦等。曾指導大學崑曲社團多年,現以教學及推廣崑曲為志業。

10/27 二胡 何佩庭老師

臺北市立國樂團胡琴團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二胡演奏碩士。TCO青年國樂團樂團首席、TCO學院國樂團二胡首席、小巨人絲竹樂團二胡首席等。合作過的樂團有杭州民樂團、愛民頓中樂團 (Edmonton Chinese Orchestra)、陝西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等,演奏足跡遍布歐美亞洲多國。

11/18 茶文化 蔡明勳老師

普洱茶協會理事,熱愛茶文化,遍訪台灣、海外各地自然有機茶農、茶師與茶園,主張把「茶園還給大自然」;熟捻六大茶系,以啟發五感與華夏文化引領茶文化欣賞與品味。

11/24 書法 皮楚榮老師

白玉觀喜堂女主人,中華甲骨文藝術協會理事書法老師,熱愛各種書體,包括華夏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12/9 永續時尚 楊茲婷(Yvonne)老師

選擇時尚,也能愛地球的Jun616xteen純素皮革設計品牌創辦人,致力於打造時尚美觀又環境友善的純素皮革包袋。藝術、生活與大自然是Yvonne的熱情所在,希望將日常生活、藝術設計與環境保護理念結合,讓消費者在享受美好的同時,也能讓環境更美好。

12/22 永續旅遊 吳世家老師

香港中文大學企業傳播研究所副主任、2016-2023 「永續與CSR傳播論壇」計畫主持人、2020-2023文化部臺北時裝週協同計畫主持人、臺灣大學實驗林管理處行銷暨USR顧問。

Posted on

SDGs Art 2023最環保展覽揭6大低碳策展趨勢:綠建築成亮點、來賓搭車邀請卡都要算碳排量

撰寫 Pin Huang 2023年03月28日

封面圖片 藝術家林銓居則融合土地自然、文人文化的生活經驗首次公開全新創作《黑色巨巖》/圖片由Gita.Art提供

SDGs Art 2023低碳藝展甫結束,七大環保策展亮點一次看。

近日,展現永續低碳理念的 SDGs Art 2023 展覽意趣落幕,此次為頤德國際事業群旗下Gita.Art永續生活平台,攜手台灣星展銀行、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等共6家合作夥伴,透過低碳佈展手法與作品主題,拋出「永續藝術」和「生態倡議」的新命題,今年更以「斯土斯人 盎然重生」為展覽主題,由策展人王焜生擔任專案顧問與Gita.Art團隊邀請的六位台灣中生代及新銳藝術家和團隊包含王仁傑、王國仁、可樂王、林銓居及黃敬中帶來相關作品,希望能呼應 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此次台灣藝術家們不僅透過多元型態創作作品形態包括油畫、插畫以及立體炭畫,各自表述出對永續人文及生態的情懷,更讓人窺見「低碳策展」銳不可擋的新潮流。

此次為期三天的藝術展特別以「低碳排放」為布展準則,從展覽建築場地、照明、展板、運輸、邀卡寄送到來賓前往的交通碳排等皆做了最詳記縝密的事先規劃,並特別找來碳排放數據由易境永續設計的顧問公司協助計算,並將與往年數據相比,為藝術產業氣候行動的低碳做了一個優雅舉例。以下為幾個特別值得矚目的亮點:

以上 CSRone永續智庫暨Gita.Art永續生活平台創辦人嚴德芬/圖片由Gita.Art提供

亮點一:挑選採光充足綠建築

逛展如今已成為許多民眾闔家出遊的必要日常樂趣,然而為期多天的展覽也往往會依據參觀人數多寡、展覽性質種類及展出物品 (古文物、藝術作品) 要求之環境溫濕度,造成不同程度照明、電力等浪費。

有鑑於此,此次SDGs Art 2023 展覽選址在特別具黃金級綠建築標章的政大公企中心流光中庭舉辦,政大公企中心由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操刀,本身即以原建築的碎石回填,減少廢棄物與碳足跡等尊重環境的設計手法試圖打造「城市生態跳島」,此次展覽中簡約挑高空間及大面向採光設更大幅減少燈光照明的電力使用,並特別控制照射畫作的燈具數量,在自然採光和人工光源之間取得智慧平衡。

亮點二:使用可以重複利用的桁架

此外,因應快速消費而生的商用展示架是藝術展中常見的配備,為能讓作品更大幅更理想地展示,往往會在展覽期間被大量地使用,然而臨時展架由於壽命短暫,材質也往往容易折損,背後往往累積的垃圾與資源浪費不可計數。

因此,此次展覽也特別以桁架(truss)取代傳統展版吊掛作品,除了視覺上輕盈不笨重,也具備可方便拆合的特性,可以更加輕別攜帶、儲藏和節省運送上成本,同時也更能適應不同場地,彈性組合,最重要的是可以重複使用,除了節省經費外,也能將節能簡減碳的環保政策實踐於無形。此外,在展覽中所使用的展示版等也在展覽後提供給農民日曬遮雨,優化農業上的耕作使用,達到一物多用的目的。

以上 展覽也特別以桁架(truss)取代傳統展版吊掛作品/圖片由Gita.Art提供

亮點三:合車的方式安排運輸路線

不只如此,展覽往往會牽涉到大量展品和物件的運送,如果沒有合宜的路徑規劃,除了人力搬運上如放置、堆積、移動、整列等時間上的浪費,往返車子的運送上更容易造成大量碳排和人力時間上的浪費,因此,這次 SDGs Art 展事前也經過精心規劃,希望以合車的方式儘量安排最順路的運輸路線。

以上 藝數網團隊,以數位影像、數據資料視覺化的方式,透過《風鈴木》與《雞蛋花》呈現空氣污染的即時現況
/圖片由Tatler提供
以上 跨領域藝術家可樂王則透過色彩與元素繽紛風格的作品《幻日之夜》、《前進!》、《未來航海》等8件作品,詮釋人類、動植物與地球環境的關係。/圖片由Tatler提供

亮點四:EDM取代紙本印刷

每次逛展也容易收穫到大量紙本文件,從事前的邀請卡、展覽手冊、記者新聞稿、作品介紹等,往往在展後會被隨意丟棄,為避免造成資源浪費,此次也也取代紙本印刷用電子EDM的方式寄信給與會來賓,新聞稿和照片也以QRCode掃描提供電子檔案方式傳遞,除了能減少過多紙本印刷的浪費,亦能更有效控制成本。

以上 王仁傑 《峰疊 》 油彩畫布融合具像物質與抽象意涵,傳達出對自然想像與心靈的感動/圖片由Gita.Art提供
以上 新銳藝術家黃敬中以廢棄樹⽊⽵林的修枝,並經過窯燒火煉的⽵炭⽊炭為媒材創作,展出《在一顆小星星底下》/圖片由Gita.Art提供

亮點五:計算與會來賓碳排量

本次展覽也特別找來碳排放數據由易境永續設計的顧問公司協助計算,將與會來賓的交通方式和車程時間做現場問卷統計,以達到規勸來賓更環保交通方式的效果,且也透過展覽現場碳排計算,將和往年數據相比,期待成為藝術產業氣候行動的低碳範例。

以上 可樂王《寶島》 2020 複合媒材圖片由Gita.Art提供

亮點六:從藝術主題提升民眾環保意識

為了搭配此次「斯土斯人 盎然重生」主題,在地藝術家們也透過藝術視角帶來各個的精彩論述。引導觀者從藝術與文化的切角,來探討永續的本質和大自然盎然重生的美妙韌性。透過不同藝術媒材的表現,優雅將環保和永續的理念傳遞給現場的觀者,帶來最直接且近距離的身心啟發。

例如:擅長數位創作的藝數網團隊,以數位影像、數據資料視覺化的方式,透過《風鈴木》與《雞蛋花》呈現空氣污染的即時現況,讓冰冷的空污數據成為簡明可見的呼籲 ; 藝術家林銓居則融合土地自然、文人文化的生活經驗首次公開全新創作的作品《清晨的浪花》、《雲山》創作。新銳藝術家黃敬中以廢棄樹⽊⽵林的修枝,並經過窯燒火煉的⽵炭⽊炭為媒材創作,傳遞生命循環永續的哲思精神。

CSRone永續智庫暨Gita.Art永續生活平台創辦人嚴德芬表示,SDGs 低碳藝術展每年與亞太永續年度盛會 – 台灣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會同場舉行,希望與會專業人士,為先進ESG知識而來,也能帶著永續感動而回;期待未來更提醒企業ESG的推廣時,永續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基礎。

資料來源Tatler

Posted on

SDGs Art 2023發揮低碳藝展影響力 體現藝術與企業永續的共好精神

(2023年4月24日,台北訊)淨零排放已成為全球的共識,企業已積極轉型,而減碳的趨勢亦逐漸走入藝術界。由頤德國際Gita.Art主辦、星展銀行(台灣)贊助支持的第三屆永續藝展SDGs Art 2023已於三月下旬圓滿完成。展覽以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為主軸;「斯土斯人 盎然重生」為題,透過軟性的藝術為介面,為企業與一般大眾傳遞永續的共好精神與真善美。本次展覽亦實際盤查碳足跡,呼應全球減碳目標,期待逐步建立低碳藝展的模式。

藝術與企業永續文化相互輝映 真善美是核心

本次SDGs Art 2023 展覽共邀約了6位藝術家/團隊,分別為王仁傑、王國仁、可樂王、林銓居、黃敬中與藝數網團隊,創作藝術家除了透過作品中傳遞對永續的訴求,個人也追求永續的生活實踐。藝術家以其細膩敏銳的雙眼,透過油彩畫、插畫、數位藝術,及廢棄樹⽊⽵林的修枝,並經過窯燒火煉的⽵炭⽊炭為媒材創作,展示出看待世界永續發展的想像,再次體現主題「斯土斯人 盎然重生」,土地四季煥發生機與自我修復的韌性。

CSRone永續智庫暨Gita.Art藝術平台創辦人嚴德芬表示,企業永續蓬勃發展,不應只侷限在各式的框架、法規中,否則僅流於形式。而真正的落實與認同,應當是融入企業文化中,體現在各員工日常作業裡。藝術作為表現文化的一種形式,能對各樣事物描述、溝通與傳播,協助企業將永續的精神融入企業文化裡,更顯出永續的真、善與美。SDGs Art 展覽於每年CSRone永續智庫舉辦的台灣暨亞太區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大會同場舉行,增加SDGs 藝術展的美學藝術元素,希望與會的專家朋友們,因知識而來,也能帶著感動而回去。 星展銀行(台灣)致力推動永續,已連續兩年支持SDGs Art 展會,並積極從金融本業落實綠色產品與服務,更計畫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本次再與第三屆永續藝展SDGs Art 2023合作,也希望能透過支持永續藝術創作,喚起社會大眾對氣候變遷的關注,進而擴大正面的社會影響力。

SDGs Art 2023 以三面向行動 大幅減少展覽的碳排放量

本次SDGs Art 2023展覽由易境永續設計顧問協助盤查碳排放量,總計共產生為107.47公斤二氧化碳(Kg CO2),相較於去年展覽大幅減少了三分之一的碳排放量。而SDGs Art 2023團隊透過三大面向的行動,減少碳排放量。首先是照明與投射燈具節用,SDGs Art 2023展會在選址上即經過審慎考量,選擇於獲得黃金級綠建築標章的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流光中庭舉行。其簡約挑高及西面落地玻璃窗的空間設計,引用大量自然光,可大幅減少展覽所需的人工光源。因此現場僅使用28支15W投射燈,比正常規格減少了21支。

其次,在材料使用上,摒棄了傳統展版,均採租用桁架(truss)的方式佈展。租用的桁架方便拆卸,可節省運送、儲藏的成本,亦可重複利用,並適應於不同場地。而在視覺上也呈現輕盈,保持藝術之美感。此外,在展覽中所有使用的帆布除了重複利用外,也將於展後提供給農民使用,作為遮蓋日曬雨淋、優化農耕之用。

第三則是在作品運輸上,以合車的方式運輸,在事前先行規劃運輸路線,並設計最短路程,大幅減少作品運輸的碳排放量。同時,本次展場選址於大眾運輸便利地點,鼓勵觀展來賓使用大眾交通運輸工具,透過來賓問卷調查計有58%的來賓採取大眾運輸、或步行、或搭乘電動運具來看展,也減少人員移動的碳排放量。 SDGs Art 2023 從選址、佈展材料使用與作品運輸上,均力行減碳作法,已帶起藝術界更加重視展覽當中的所產生碳排放。期盼透過SDGs Art示範藝術展覽的減碳行動,影響藝術圈更積極的低碳作為,並持續發展更多低碳藝術實踐方案!

Posted on

斯土斯人 盎然重生  SDGs Art 2023藝術展會再現土地四時風采

SDGs Art 2023之策展主題「斯土斯人 盎然重生」,今年邀請展出之藝術家為王仁傑、王國仁、可樂王、林銓居及黃敬中,作品形態包括油畫、插畫以及立體炭畫。創作主題則表現出風土人文情懷、寫意山水、充滿想像的綺麗幻影、形體轉換循環再生,以及順應環境變化進而邁向永續重生的概念。本次展會也同時邀請到擅長數據美學的藝數網團隊,該團隊蒐集及分析當下環境數據,透過美麗植物影像顯示所在地區的空污指數。

藝術家

Posted on

【永續溝通】用藝術為企業永續說一個故事

作者:CSRone 王詠葎

在這個時代裡,我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永續浪潮——企業在永續面向上的花費急速上升,消費者要求企業在生產同時兼顧永續,主流媒體播送著最新的氣候科技(climate technology),這些壓力更督促著企業減低負面衝擊,積極為環境、社會帶來正面影響。不過企業在對內、對外講述永續策略、成果或傾訴永續故事時,那些行業術語、艱澀的專有名詞,以及令人費解的事實,經常削弱企業傳遞的核心資訊。

本文從永續溝通談起,並以瑞士學者於SCORAI(Sustainable Consumption Research and Action Initiative)工作坊會議發表的「藝術與永續的關係」為基礎,說明藝術如何作為溝通傳播的媒介,以及標竿企業之案例。

正在縮小的永續傳播世界

美國永續媒體Greenbiz的主編Joel Makower曾專文探討企業永續溝通時的問題。他以全球食品業龍頭發布的新聞稿為例:「達能(Groupe Danone S.A.)做為食品公司的領頭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乳製品公司之一。曾宣布推出一項全球行動計劃:通過其新鮮牛奶供應鏈,在2030年前將甲烷的絕對排放量降低30%,預計2030年將消除12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甲烷排放。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建立在達能努力的基石上,達能也已經在2018年至2020年之間,將其甲烷排放量減少了約14%。」

Joel Makower指出,儘管他在永續領域已深耕多年,仍未必能夠馬上明瞭新聞稿的內容。由於此段文字缺少上下文,更充斥著各樣專業術語(如「絕對排放量」、「二氧化碳當量的甲烷排放」等),非相關背景的媒體很難迅速理解這些數字的意義與訊息的價值。再加上企業往往將溝通任務,委託給年輕員工或外部公關公司,然而他們不一定有能力整合內容和背景,進而使目標受眾無法清楚理解企業永續希望傳達的內容。

不過,永續溝通的挑戰,可預期在未來將接踵而至,從公眾對極端氣候事件帶來的影響日益關注,到對公司聲明是否涉嫌漂綠的監管審查越來越嚴格,企業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且付出心力在永續溝通上。

讓藝術為企業永續說故事

企業積極對外溝通永續的出路,卻無法掌握關鍵門道,桎梏於無法言說、詞不達意的深層焦慮裡。不單是因為永續專業養成需多年時間,大眾未必能夠瞭解企業溝通永續的內容;且即便是公關傳播人員,也不一定得以瞭解詞彙背後的意義。

2022年瑞士日內瓦大學與盧塞恩大學等5位教授SCORAI在工作坊會議中,整理出藝術與永續發展之間的關聯性(Sustainability through Art, and vice-versa. Reflections on the Conference),不約而同指出藝術的力量,可推動永續發展與永續訊息的傳遞。

  • 藝術作為一種反思的工具

藝術本質獨有的「靈光」,讓觀者感動;藝術呈現的創意,引發觀者思考。藝術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以跨語言的溝通,帶領人類重新思考自身在世界中的位置。尤其在「永續性」議題的思考上—人類在追求經濟增長時,如何兼顧環境永續?在生產趕工時,如何照顧員工身心健康?透過藝術家細膩之眼,以作品為媒介,都更能促使觀者反思人類在生態、社會、經濟所帶來的影響;同時也由於單向訊息往往不足以鼓動人們改變行為、成就社會變革;然而藝術的雙向特質,得以引發反思,鼓勵人們起身行動。

  • 藝術呈現包容與實踐

創作與體驗藝術可以是一種包容性的實踐過程。不僅可以是繪畫作品當中傳遞包容的主題,也有「被壓迫者劇場」、「民眾劇場」等參與式劇場的形式,與不同背景、族群的人聚集共創,討論特定社會議題(如性別、勞動、城鄉發展、政治等)。藝術家與參與者的共同創作落實了包容,攜手探索理想(藝術作品)和現實之間的關係。尤其在近年來企業逐漸關注DEI(多元、平等、共融)議題時,未必每一個人都能夠同理各族群的受歧視、被壓迫的處境。由藝術這樣軟性的介面去溝通深刻議題,挑戰公眾對現實的認知和理解,進而達到包容的目標。

  • 藝術作為一種促進社交的工具

後工業化時代,人們的生活、交通、訊息傳遞,都比以往更方便與快速,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變得疏離。藝術可以是彼此連結的可能,透過繪畫展覽、戲劇舞蹈演出,公共空間可以被重視與使用。包含公共空間對於老年人、婦女、幼童、身心障礙者,是否友善、安全、包容,甚至是綠化?把公共空間的想像還給在土地生活的人們,讓藝術家與參與者以創作、展覽作品,與人們再次聚集、凝聚社區精神。

看台灣的標竿企業用藝術說故事

台達電子做為電子電力與能源管理解決方案的提供者,由核心業務出發,長期深耕「能源氣候」、「低碳住行」等議題。2022年由台達基金會舉辦的「地球.脈動中–生態與藝術特展」,便是藉由投影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探討地球生命與永續發展議題。過去氣候變遷議題嚴肅,大眾常透過媒體看見冰山倒塌等驚心動魄的畫面,往往感受無能為力。而台達電子以影像藝術的方式,呈現出地球孕育生命的奇蹟與美好,以及自然生態的宏偉。與永續主軸、品牌定位結合,台達電子從藝術為永續說故事,引起觀者迴響。

深耕公關傳播的頤德國際亦關注永續溝通,便在2020年成立的Gita.Art永續藝術平台,期待以藝術為介面,以美育為內涵,將理性的規範、艱澀的資訊傳遞給公眾。Gita.Art更已連續2年舉辦SDGs Art 展會,2023年將以「斯土斯人 盎然重生」為題,重現昔日人們依四季耕耘、順應時節轉換生活的美好意象,並藉由循環,實踐賦予物質重生的永續美學與價值,與觀者一同從藝術省思永續,並帶來改變。

(SDGs Art 2022 展覽/圖片來源:Gita.Art)

核稿:繆葶

資料來源:The incredible shrinking world of sustainability communications

圖片來源:Anna Kolosyuk

延伸閱讀:

最新3項指南,示範企業如何精準永續溝通

【藝術CSR】悄悄告訴你…藝術CSR有多麼的神奇!

Posted on

【COP27系列】當藝術、文化成為一種永續態度時…

作者:Amy Lin

藝術具有強大的反省思辨、創意組合與情感影響力;而文化則是先民們長期積累的生活與生命智慧。真誠的愛、關懷與智慧,是促使人類掙脫短視功利、邁向文明進步的最大啟動因子。近年隨著永續發展思潮興起,關心環境或社會正義的全球文化藝術家們,正在發揮著無窮想像力和影響力,提醒世人建造未來永續生活環境,攸關「美學」的態度和精神氛圍,至關重要。

「藝術」與「文化」是被保護的對象,也是永續重建的指引

隨著越來越多藝術家們加入實踐氣候行動,世人逐漸認知到「藝術」和「文化」既是「被保護的對象」,同時也是「重建永續」的核心指引。近年越來越多大型國際創新及永續會議,把藝術或文化元素融入活動其中,使得論壇會議於政策、科學、知性之外,更多了一分美學與感動。

COP26、杜拜世界博覽會皆如此,國內永續盛會台灣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會」亦從2021年起,舉辦SDGs Art 2021,首開亞洲先例,結合「藝術」與「永續」,更實踐藝術展覽的低碳行動,彰顯彼此激勵的加乘效應。藝術能夠感動人、觸發觀者思考,更能夠啟發觀者行動。而SDGs Art 展會正是以藝術為介面,讓永續扎根於企業文化,讓個人生活中有永續的理念。

SDGs Art 2022三大減碳行動,落實低碳藝展/來源:Gita.Art)

今年在埃及舉辦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COP27周邊街道、大廳和畫廊處處可見運用「藝術」或「文化遺產」影響「氣候行動」的美學案例。包括COP27的開幕典禮長達2小時,尾聲即是由表演團體以舞蹈肢體與字卡,利用前後互疊的剪影特殊效果,帶出「齊力實踐」的溫馨主題。

(COP27開幕典禮,舞者肢體和字卡重疊剪影效果,展現會議主題/來源:COP27

CHN提供應用軟體,推播COP27藝術文化活動

國際非政府組織「氣候遺產組織」(Climate Heritage Network, CHN)今年也與廠商合作,提供 Culture@COP27應用軟體,以工作清單方式,依照日期標誌出會議期間所有文化藝術活動,方便實體或線上參與。

非政府組織CHN提供軟體,方便參與COP27藝術文化活動/ 來源: Culture@COP27

英國畫家為COP27作畫

Jasmine Thompson created the artwork ahead of COP27 /來源:BBC

英國畫家Jasmine Thompson為COP27創作12幅畫作,表達她對氣候變遷的想法,主題包括環境保育、生物多樣性、聯合行動、氣候緊急。另一位英國藝術家Andy Council則描繪出家鄉英格蘭布里斯托2030年的景象,那是一座滿是樹木和綠色植物的青翠城市,建築物配備太陽能電池板,人們步行或騎著自行車穿梭於中。

(英國藝術家Andy Council為COP27完成一幅綠色未來的畫作/來源:BBC

今年COP27為期2周的會議期間,也分別訂定11個專題日,其中11月10日就是「青年及未來世代」專題日。同時,COP27針對年輕世代,特別規劃出「兒童暨青少年館」——無論是透過抗議行動,或者是繪畫、音樂、舞蹈、色彩繽紛的服裝等方式,提供年輕世代向全球政治領導人傳達信息的機會。

(COP27特別規劃兒童青少年館,牆面貼滿兒童信件和塗鴉/來源:UN

COP27「韌性中心」用創意增強氣候行動力量

而為了彌補COP會議正式談判以龜速前進、成效不彰的缺憾,COP會議從去年COP26開始設置「韌性中心」(Resilience Hub)——以企業、學術機構、民間團體、社區為對象,希望讓所有於氣候行動中展現出的絕佳創意、潛力與成就,都可以被世人看見,達到倡議合作、交流學習功效。這個兼具實體與線上的包容性空間,去年獲得了極大的成就,牢牢團結了全球各大洲的氣候行動者,於是今年更是卯足勁進行。

今年打造出的「韌性中心館」(Resilience Hub Pavilion),以「創意」和「互動」為訴求,邀請藝術家、漫畫家、時裝設計師、程式設計師,透過藝術作品、影音遊戲、VR技術,呈現多元文化氣候行動的參與性、創造性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所舉行的相關討論,也都上傳網站

「韌性中心」今年共策畫9個主題,其中之一就是「藝術、文化、文物和遺產」。主題規劃者亦來頭不小,包括:成立於2019年,矢志將藝術文化導入氣候行動的重量級非營利永續藝術機構「氣候遺產網絡」(Climate Heritage Network),以及成立於2006年倫敦赫赫有名的永續藝術慈善機構「茱莉的自行車」(Julie’s Bicycle)。

今年「韌性中心」所打造的創意互動空間。包括與「世界藝術論壇」(World Art Forum, WAF)合作多項永續藝術展覽;推出「團結之樹」讓觀眾互動添加樹葉和生物。另外還有9集播客特別節目、11個童話故事音頻,古埃及女神拼貼畫集體藝術工作坊,以及VR和遊戲區等。

(WAF設置團結之樹讓觀眾現場作畫/ 來源:COP27 Resilience Hub

其中展演的虛擬遊戲,包括:「來玩生態吧」《Eco》——在虛擬星球上透過成千上萬的動植物模擬,避免流星碰撞以合作創造文明。還有《花園故事》,一款以可愛造型葡萄為主人翁的角色扮演遊戲,遊戲者必須尋找資源、對抗入侵的腐敗,以恢復社區安寧。《花園故事》亦曾獲得11座獎項的肯定。

(2018年發行的《花園故事》遊戲,除奮鬥重建家園之外,還重視誠實與團結等特質/來源:Rose City Games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韌性中心」在一場全球各國經驗交流聚會,還邀請到矢志將「藝術」融入「永續」的作曲家、流行音樂歌手兼創業家AY Young在 COP27現場表演。AY Young是聯合國17位SDGs青年大使之一,他曾經為SDGs創作17首歌,同時也是全球第一位100%使用再生能源製作唱片的歌手。

(COP27韌性中心邀請矢志將藝術結合永續的流行音樂歌手AY Young現場表演激勵大家/來源:COP27

聯合國氣候冠軍隊:「藝術」開拓無限可能性,產生恆久影響

其實,這2年來聯合國在連結「藝術文化」與「減碳永續」做了許多努力。包括主動倡議「淨零競賽」(Race to Zero)與「韌性競賽」(Race to Resilience)。並且將這2項競賽的佼佼者組成「氣候冠軍隊」(Climate Champions Team),請他們做出更多的貢獻與示範。

「氣候冠軍隊」在2021年10月與非營利永續藝術機構ReGenesis合作,舉辦一項名為《未來迴聲》的數位化藝術展,共甄選出8位傑出藝術家和機構,主題涵蓋再生農業、太陽能、教育、社區參與。這些精采熟成的藝術家以其長期積累的創意養分,所完成的永續作品非常發人深省,值得連結欣賞。

  1. Doron Gazit
  2. Little Sun, founded by Olafur Eliasson
  3. Evelyn Anca
  4. Runa Ray
  5. Faraj Srour & Neomi Maggeni
  6. Øyvind Engevik (Engwind)
  7. Matteo Zamagni
  8. Jon Wreal

其中姑且以環境藝術家、活動家、工業設計師Doron Gazit為例。他所設計的「紅線專案」,在阿拉斯加、蒙特婁、加州、廢棄礦區、廢車場等地點拉起紅線,充分達到怵目驚心的警示效果。

藝術家在阿拉斯加、蒙特婁、加州拉起紅線,警示氣候變遷/來源:Doron Gazit

Evelyn Anca創作的眾多系列,其一便是利用廢棄物來創作藝術品,旨在提醒世人節制消費、勿製造垃圾。

(藝術家用廢棄物來創作美麗發人深省的作品/來源:Evelyn Anca

環保時裝設計師RUNA RAY所製作的海洋時裝、綠藻連身衣、圍巾,則甚受美國時裝協會成員、葛拉美獎得主的認可與青睞,

(環保時裝設計師以桉樹皮為材料設計時裝,呼籲保護自然生態/來源:Luna Ray

「氣候冠軍隊」認為,打造宜居星球是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的現實。而藝術創造了全新的、無限擴展式的體驗和可能性,超越傳統由文字形成的規範和結構。藝術這種新的角度與觀察方式,能夠打動人心並且產生持久的影響。

至於法國一本關注當代藝術和環境的法英雙語線上月刊Impact Art News,也從2018年4月以來持續採訪,那些支持生態和SDGs相關的藝術家、策展活動和專案項目。

歐盟倡議「藝術」或「文化遺產」與「氣候變遷」著力最深

放眼國際,目前對於「藝術」或「文化遺產」結合「氣候變遷」,啟動最早、著力最深的機構當屬歐盟。歐盟對「藝術」或「文化遺產」曾經做出清晰的定義,並且早在2010年就啟動文化遺產和全球變遷聯合倡議計劃」(Joint Programming Initiative on Cultural Heritage and Global Change, JPI CH)。

他們具體列出應受保護的對象,包括:

  1. 有形遺產:包括人工製品(例如考古發現、物品、繪畫)、建築物、構築物、景觀、城市和城鎮、工業、水下考古和遺址。這些涵蓋有形遺產所在的位置、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及建造遺產的所有材料,從史前岩石到尖端塑料和電子產品。
  2. 非物質遺產:包括社區、團體和個人創造、使用和代代相傳的社會和節日習俗、呈現形式、表達內容、知識和核心精神。「非物質遺產」涵蓋自發性和參與性的行動,對於文化的審視盤查、教育和保護具有功效,對當代社會挑戰(例如永續發展、社會凝聚力或文化多樣性)亦具有無形貢獻。
  3. 數位化遺產:包括文本、數據庫、靜態和動態圖像、影音視頻、圖形、軟體和網頁。這些數位化遺產中有些是針對有形既存的具體對象,透過掃描或轉換而創建的,有些則是以原始數位化的方式所創建。
  4. 自然遺產:沿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定義,從「科學」、「保育」或「自然美」的角度來看,對於受威脅之動物植物物種棲息地的「自然特徵」、「地質」和「地理」,具有價值性的自然遺址,以及其劃定的區域。範圍涵蓋私人和公共保護區,包括:自然區域、動物園、水族館和植物園、自然棲息地、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區或水庫。

該組織指出,除了自然老化以外,這些眾多的藝術「文化遺產」還面臨其它威脅:氣候變遷、污染、快速城市化、大眾旅遊、人為疏忽、故意破壞、恐怖主義。他們同時提出「遺產科學」(Heritage Science)的創新概念,希望借重人文、科學、工程跨領域學科的合作,讓藝術「文化遺產」同時扮演「妥善保護」與「指導重建」的雙重功效。

結論:「藝術」和「文化遺產」建立認同感和歸屬感

無論是有形還是無形,「藝術」和「文化遺產」是個人創造力和集體身份展現的核心元素。透過「藝術」及「文化遺產」,我們建立起社會或團體的共同價值觀、信仰、儀式、傳統和相處方式。這些無形資產以情感羈絆的方式,將人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就個人而言,它使人們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

看完今年COP27於藝術」結合「永續」多元豐富、精彩創新的展現方式,也認知到「藝術」或「文化遺產」具有凝聚人心、指引永續重建方向的效益,未來台灣企業在舉辦各項重要活動時:周年慶、發表會、慶生會、尾牙,甚至是董事會、法說會、股東會,能否也考量納入藝術文化氣息呢?

核稿:繆葶

Posted on

台灣首度藝文大串連!組藝術聯盟、刻畫永續路徑圖

2022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圖取自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facebook

淨零這股風吹到藝術文化產業,在鋪天蓋地的永續聲浪中,台灣藝術文化圈的各方專家自發性的集結成立「台灣藝術永續聯盟」 ,為台灣藝文產業構築美好的永續之道!

2020年在倫敦成立的畫廊氣候聯盟,為畫廊的氣候行動訂下2030減碳50%的目標,也提出了綠色畫廊營運準則。然而,除了畫廊之外的藝術文化產業,還包括視覺藝術、表演藝術、以及支撐所有作品與展演的協力機構、合作廠商。這些都還沒有明確的氣候行動想法,一時也無具體且共通性的永續策略思維。

相較於科技製造、傳統產業、金融與服務業紛紛將ESG導入於營運體制中,開始自身碳盤查,進而訂定減碳目標,朝淨零邁開步伐,藝文產業的動作似乎是慢了些。

為環境永續,催生「台灣藝術永續聯盟」

所幸,2022年文策院委託藝科智庫進行《台灣「綠色畫廊」行動方案前導研究》,彙整多場國內專家諮詢與座談,以及問卷調查結果,依據過去推動藝文政策的經驗,成立倡議組織或推動平台。提供碳足跡計算器、實踐方案、諮詢等服務,以及作為政策遊說之組織,是推動國內藝術界實踐永續發展的第一步。

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由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協調各方藝文組織,包括畫廊協會、視覺藝術聯盟、表演藝術聯盟、文化法學會以及台北藝術大學等機構,為推動台灣藝術永續的實體作為,展開密切討論,終於在本月台北藝博展覽期間,正式催生「台灣藝術永續聯盟」並推舉畫廊協會理事長張逸群為聯盟第一任主席。

圖/畫廊協會理事長張逸群被推選為「台灣藝術永續聯盟」第一任主席。圖取自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facebook

動起來!藝術圈也要盤查碳足跡

這使人想到歷史上的新樂府運動,唐代中葉安史之亂後政治腐敗、社會不安,彼時詩詞過度注重詞藻雕琢與華麗表現,以致內容空泛。當時元稹、白居易等人提倡新樂府運動,希望透過文學改革反映百姓生活疾苦和時局弊端,藉由新樂府以強化詩歌的社會功能與端正風氣。

時空背景不同,古時文人雅士挺身而出為振興起弊;現時台灣藝文之士為共同永續謀求解方,以求環境發展、社會共好。此種心意與行動皆來自於藝術文化人天生的使命感。

為落實藝術永續行動,台灣藝術永續聯盟成立理監事會及執行團隊,提出綠色宣言與行動計劃,同時也訂出具體工作項目,準備發展基礎碳計算器、協助藝文機構鑑別溫室氣體排放範疇。此外,設立相關資訊平台、協助藝文個人及工作機構轉型,以及培育藝文永續專業人才。

當科技進步得太快,大家爭先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與快樂之際,因為經驗法則不足,時而出現價值混亂或判斷莫衷一是,就需仰賴清明公正、心誠意真的有志之士。大家以公眾利益為唯一目標,以謙和支持為溝通態度,提出意見和解方,這正是此次在短時間內成功催生此聯盟的最大關鍵。

熱情與使命感是藝術文化工作者的共通特質,藝術文化工作者對時勢與社會環境變化更有豐富的敏銳感知。正因如此,當察覺到必需起而行時,便能很快的將想法轉換為行動。

這次台灣藝術永續聯盟成立,僅是引導藝文領域躍進淨零永續大行列,待接下來的各項行動方案陸續展開時,台灣藝術的永續大戲就要輪番登場,值得拭目以待。

轉載自ESG遠見

Posted on

永續生活探索──喝茶去

從茶中看見永續。CSRone提供

2022/12/28 | 文 嚴德芬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敬陪末座,但卻多元深邃,充滿生活與文化的底蘊。今年,CSRone在探索永續生活的一系列體驗活動中,發現在東方,「茶」會是實踐永續生活中不錯的介質。

至今最年長的茶樹已有3200多歲,位於茶樹原鄉中國雲南臨滄市,樹高10.6米。此大葉種茶樹,每年還是有採擷,並製作成茶品。據說最古老的茶葉化石也有3450萬年了,中日韓史籍對茶的記載,從漢以降也2000多年了;在東方,茶深入生活中與文化習俗密不可分。

近年來,台灣的手搖茶也風糜全球,年輕人趨之若鶩,儼然是新型態的商業模式,雖然其中部分成分與容器對健康與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小覷。但 「茶」確實是一個淵遠流長的元素,在各個世代有繼往開來的傳承、有生生不息的創新,在生活中也隨手可得,對一心致力於共好永續的朋友,可以從中有溫故知新的啟發。

茶是農作物,與土地、氣候、人息息相關,在台灣不灑農藥的有機茶園不到1.8%,僅約300公頃,慣行農法(編按:指現代農民普遍使用的農耕方法,即透過農藥來抗菌與防蟲)則有16000多公頃。雖稱無毒,但長此之後,對身體與環境生態可想而知。

慣行茶農既然占九成以上,茶農生計又需兼顧,有機生態轉型在健全環境生態的趨勢下勢在必行,但進展卻十分緩慢。就此,大家了解市場認知與消費者喜好是關鍵,但再往前探究,生活習慣與文化價值觀更是根本原由。

如果我們能體會有機生態農作物的美味與純淨,身體會做出選擇,習慣自然會形成,深入日常就是永續的真實基礎。這次的活動中,幾位備受尊重的茶人大師帶領參與者,品察大自然與茶之間的微妙關係,譬如廣受歡迎的高山茶,因高海拔多霧潮濕,日照較短,以致帶來苦澀的單寧酸與咖啡因較少,氣味也較清爽芬芳。

圖/在台灣不灑農藥的有機茶園不到1.8%,僅約300公頃,慣行茶農占九成以上。CSRone提供

茶也是少數可品嘗到大自然記憶的品項。這回有機緣穿越到130多年前,體驗老韻十足又充滿典雅的清光緒年間武夷岩茶;大自然原有的永續本質在時光長河中的展現,真是令人感概又感動!

日曬風拂,自然熟成以保存天地原就賦予的能量與微量元素,也是呈現「茶永續」的信念與做法。每回品嘗,口齒生津的本能清楚地告訴我們,永續在生活中的滋養原本就存在我們的身邊,只是太多的人為介入,讓我們忽略了,忘記了!

水資源是永續在極端氣候下最嚴峻的挑戰之一,沒有水,茶也就不存在了,更別說茶湯了。除了缺水、水氾濫外,自然界中不同的水品質也影響人們和環境生態的健康。

觀察自然界水的型態和變化,發現水體流動時形成的漩渦,是水為了釋放壓力而進行的自我療癒過程;打開覺知,虛心且深入的了解水,我們才有機會遇見優質的水,如此才會有優質的茶湯。

其實,以上觀察與體驗所述,並無新鮮事,只是提醒我們自然界中,永續無處不在。如果我們感官夠清明,看得見、聽得見、聞得到、嚐得出差異,視野夠寬廣、思維夠細膩,認出美好精粹早就滿滿在生活的點滴中。

其中不少精彩關鍵也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如何如實傳承給下一世代、如何加入這一世代的精彩價值,是我們必須要鍥而不捨地探索的!

圖/茶湯仰賴水的存在與流動,水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CSRone提供

原文連結:極端氣候下的永續挑戰!沒有它手搖飲、茶水都沒得喝

Posted on

從土地孕育出的藝術 – 藝術家王國仁訪談

作者:Gita.Art 王詠葎

每次在不同的場合見到藝術家王國仁,他的腰間總佩著掛深褐色、長型的霹靂包,裝著隨身攜帶的用品,帶著一股來自南方暖陽的氣息。而每每在他的閒聊間,總能捕捉到來自開朗的氣氛與土的親切,那是在台北陰鬱的天氣感受不到的。

大自然環繞下的童年 茁壯了繪畫的天賦

藝術家王國仁在南方的豔陽中、田野邊長大,對土地有著深刻親密感與敏銳度。無論是田裡除草瀰漫在空中的氣味還是田野邊吹來有陽光的熱烈溫度撫觸在肌膚上,或是下雨天裡潮濕泥濘的氣味,種種都埋藏在畫作中,成為今日創作裡重要的養分。而這些記憶來自於田野裡邊與鄰居好朋友們的嬉戲,抓昆蟲、玩水、炸鞭炮。大自然、天地毫無保留包容、滋養了他的一切。

王國仁的繪畫天賦在童年時便顯露出來。他笑著說,小時候常拿著畫筆,在家中的牆壁上塗鴉。因此每當母親回家時,總是耐心地再把牆面塗白,並沒有打罵生氣。不過,隔一天王國仁仍是照畫不誤,直到家人要他揮灑在空白的筆記本中。

到了求學階段後,塗鴉筆記本變成畫著故事的漫畫,更成了同儕間每日關注的焦點。在還沒有科技產品分心的時代,大家每天都在期盼王國仁的漫畫「連載」,不停地追問,接下來劇情怎麼樣?什麼時候會有下一集出現?

不過在升學體制下,王國仁很清楚自己不喜歡讀書,閱讀、理解文字的速度緩慢,因此朝向技藝班發展。在因緣際會下,參加了水電班,學習配電、裝插座等技藝。王國仁的印象深刻,第一天上課時,老師發下厚厚一本線路圖教科書,對他而言像是某種藝術作品,可以馬上理解當中的關聯性,以及如何接起來。更重要的是,連非常困難的線路,到王國仁手上都可以迎刃而解,甚至不需要預先測試電壓,他就可以順利接上、運作。

爾後更受到班主任推薦,帶領他去參加國中電工技藝比賽,他毫不費力得到了第一名的殊榮。而王國仁也回憶,當年升高職時,水電科的老師與美工科的老師發生搶人大作戰,無非是希望這位優秀的學生進入到自己的教室裡。最終,王國仁依著自己的興趣,或許也是冥冥中注定,進入了美工科。在那裡,他接觸各種類型的藝術,如攝影、雕塑、平面設計、油畫等,並探索各樣媒材,為未來職業創作打下基礎。

從街邊塗鴉作品 走向教學與全職藝術創作

而在高職畢業後,王國仁選擇直接進入社會工作,他一面在大賣場做美工、一面畫噴漆壁畫,希望延續著藝術創作的路途。儘管一開始沒有名氣,不過他並不氣餒,最初是免費幫店家繪製,後續因為好口碑,且壁畫作品被注意,他便開始收取創作費用。也因此,王國仁這個名字,逐漸被更多人所注意。另一方面,他也在當時的拍賣平台上,作客制化的商品。如客人可下單提供成品草圖,由他繪製;或是單純提供構想,讓他來製作,若客人不滿意的話就不收費。在當時這種特殊的操作方式,為他帶來豐富的訂單與經驗累積。

在退伍後,王國仁開始思考,成為職業藝術家,創作屬於自己的油畫作品。不過一開始在藝術界的資歷不深、缺乏引薦,幾乎沒有任何展覽主動來邀請王國仁作品。而他不氣餒,常與記者、藝術圈前輩或其他朋友交流,四處打聽何處適合展覽。某一次機緣底下,王國仁得知,屏東某大學的展覽因故取消,恰巧展覽檔期空缺,王國仁帶著已準備好的作品主動敲門,開啟了職業藝術家之路。展出的作品受到關注與好評,泛起一圈一圈漣漪,引起越來越多場館、公部門邀約作品展出。

由於當時尚未結婚,王國仁有許多時間,也期待自己參與教育工作。在受到政府機構與醫院的邀請下,他前往彰化、高雄、屏東等地,教導身障人士、癌症患者畫畫。不過,他從不把自己定位是老師,而是引導這些朋友們。他把繪畫作為一種媒介,讓這些面對生命困境的朋友們能有一個抒發、揮灑的管道。王國仁也回憶,每次與這些朋友們互動,都感覺繪畫所帶來的力量與安慰。還記得有一次他稱讚一位身障朋友的畫作很具潛力,原本了無生氣的對方逐漸展開笑顏。而後來王國仁也分享,他更與這些朋友們打成一片,還希望坐到那位朋友的輪椅跑車上面,去體驗輪椅奔馳的感覺。

儘管當時去這些地方多為無給薪、地方偏遠,不過對王國仁而言,他從這些朋友們身上學習到的,遠比自己教導、付出的還要更多。也因此,他更希望自己在接下來的日子,更有能力時,持續提攜後輩,帶著自己的作品、後輩的作品走向國際級的展覽與拍賣會。

系列作品《醞釀》、《植覺》、《海之歌》 紀錄天地一瞬

王國仁的作品風格一貫,具有繽紛的色彩與隱藏在畫面中的符碼,系列作品包含《醞釀》、《植覺》、《海之歌》,並散有小品,及其他以動物為主題的作品。《醞釀》系列,是現階段最受關注系列《植覺》的前身,在創作醞釀時,藝術家用顏料,讓色彩自由渲染與揮灑,彷彿從俯瞰的角度,去關照土地的龜裂、滋潤、生長與凋零。畫面色彩鮮明與繽紛,充滿能量。而這飽滿的顏色,是孕育豐富生命的顏色,也是因為土地受工業或化學污染等,而產生出特殊的顏色。

《植覺》系列作品,則是目前受到許多策展人與美術館關注的系列,如今年(2022)年,則參與了高雄市立美術館「野放途」的合展、「SDGs Art  2022- 氣候飛輪下的大地生息」展覽等,並多次與台灣、新加坡等藝廊舉辦個展。《植覺》系列作品,有著蒼勁的創作能量,以圖騰重複般的植物,紀錄大地的樣貌,更夾雜著多重動物、植物、外星人符號。似乎也反映著「植覺」系列作品是來自於童年對大自然連結,所產生的「直覺」,而同時,天地也是這一系列作品的母題,更是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

《海之歌》,則是近年的新作品,以海洋為題,敘說海洋生態的種種。該系列以蔚藍的底色表現海洋,不過海中似乎沒有任和生物,且出現的珊瑚均為白色、透明,彷彿泡泡般隨時都或破裂。一如人類過往因經濟開發破壞海域,導致許多海洋生物消失滅絕。而此系列作品中也包含他淨灘蒐集的海洋廢棄物,過去也曾在藝廊展出。 這不同系列的作品,對欣賞而言,都有一種溫暖、深刻,被療癒的感覺,而這也一直是王國仁希望觀者從畫作中得到的感受。「療癒感」是來自於藝術家身上,過去的經歷,與他所接受天地的能量。因為這些積累,他從嬉戲的孩子,轉變為安慰人心的藝術家,而他作品中的溫暖,則傳遞給了每一個位觀畫的人。

Posted on

炎炎熱浪下,可有舒服的永續日常?

2022/08/07 | 文 嚴德芬

地球大限真的來了!根據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 AR)評估所述,無論哪種排放情境,全球地表將持續增溫至少到本世紀中;除非在幾十年內大幅減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否則全球暖化幅度將在21世紀飆破1.5℃至2℃。

而根據台灣中央氣象局觀測資料,台灣年平均氣溫在過去110年(1911-2020年)上升約1.6℃,且增溫有加速的趨勢,每年夏季長度更增加到120-150天。眾所周知,在高溫炎熱下過日子已是必然;許多人被熱得不知所措,白天沒元氣,晚上又睡不好,不單單讓工作效率低落,連個人健康都亮起紅燈!

關心永續的人顧慮到地球暖化的嚴重度、缺電的窘況,不想吹那麼多冷氣,但到處都是冷氣機吹出來的熱風,真不用(冷氣),可讓人坐立不安。此時若有自在舒服、又能照應到節能減排的永續生活方式,就太美好了!

首先,我們來看看科學家幾項知易行易的建議:

● 中午11點到下午3點遠離烈日,多利用清晨傍晚清涼的時刻。

● 多補充水分:多喝水,天然健康飲料;避免過多酒精與咖啡,它們皆為利尿的飲品,可能增加身體脫水。吃富含水分的食物,像是小黃瓜、萵苣、西瓜等,幫助補水;辛辣的食物也會幫助排汗降溫。 

● 穿著寬鬆透氣的服裝:衣服的顏色與降溫的關聯雖尚未被證實,但建議可以穿淺色寬鬆的衣服,讓空氣自然地在肌膚周圍流動;阿拉伯的長袍、印度的腰布與紗麗等這些炎熱地區的服裝都是範例。  

● 小心使用風扇:超過35度C的環境不適合使用風扇,不斷吹出的熱空氣,可能導致脫水,也無法預防相關的熱疾病。 

● 幫助睡眠的三項建議:在溼熱的夜晚,肌膚難以散熱,可能導致睡眠中斷,影響隔日精神。下述撇步可幫助夏日睡眠。

1. 過晚不食,能減少身體熱量與核心體溫。 

2. 床單、棉被與睡衣能在皮膚周圍創造一種微氣候(microclimate),讓身體維持一定溫度,而選擇棉麻床單能幫助一夜好眠。 

3. 適度地開窗、使用循環扇或吊扇,加強空氣流通,維持睡眠品質。

圖/科學家建議選擇棉麻床單、適度地開窗、使用循環扇或吊扇,都有著一覺好眠。圖取自Pixabay by Victoria art

雖然今時不比往日,大環境變化太大,尤其是在都市裡,但是源自於大自然的先人智慧,仍有不錯的功效。 

華人自古以來就有從節氣調整飲食作息的養生法;目前正值大小暑三伏天,主張不碰冰冷飲食、睡午覺、夏治冬病等等,在台灣很容易找到相關訊息。 

如何讓這夏日像蒸籠的都市生活有多一些調適的方式?城市建設的綠色規劃——綠建築、透水性的地坪、成蔭的綠樹、地形的應用等,隨著與自然環境的結合,發展出最適切的永續生活方式,或許是不錯的著手處。相信這來自日常的體驗也是節能減排最實際的基本驅動力!

記得小時候家裡沒有冷氣,媽媽穿的是涼爽優雅的香雲紗,備著一鍋清涼的綠豆湯,將冰塊放在窗邊或風扇前,吹來的風涼涼的;孩子們一下課,不是爬到樹凹裡吹著綠葉清香的微風,就是聚在樹蔭下嬉戲;工藝日益蕭條的台灣藺草,那時也是消暑的好東西,床上、沙發上,手上搧的扇子都是藺草做的,炎炎夏日就不那麼難捱了!

原文連結:【ESG遠見】炎炎熱浪下,可有舒服的永續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