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推動全球行動框架 One Planet Network,將永續生活型態(Sustainable lifestyle)定義為「為求極小化自然資源使用、減少垃圾廢料,並響應支持公平正義以及共生共融,由社會中的組織、常規及基礎建設所框架出的生活習慣與模式。」期盼在生活中創造並實踐永續,亦即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將永續的習慣建立於日常的衣食住行育樂中。
「SDGs Art 2022」藝術展覽上,藝術家王國仁創作的的《海之歌》作品中,畫布上寂寥靜謐的海洋,看似平靜無波,但不知名的海草卻在海中慢慢往上生長,似乎是在被破壞殆盡的環境中堅毅地反抗,而另一幅作品《生機》則是透過繽紛色彩,勾勒出土地重新孕育新生命的樣態,環境也許就是這樣在破壞與重生中生生不息地循環……。
「SDGs Art 永續藝術對話: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研討會邀請獨立策展人兼國藝會董事胡永芬、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總監Robin Peckham(岳鴻飛),帶來產業觀察。邀請到BCSD Taiwan策略發展總監王玲珉擔任座談主持人,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獨立策展人王焜生及水墨藝術家羅盈嘉擔任與談人,探討藝術產業應採取氣候行動方法與貢獻,共同透過永續與藝術的對話,找到最佳解方。
「SDGs Art 永續藝術對話: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研討會邀請獨立策展人兼國藝會董事胡永芬、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總監Robin Peckham(岳鴻飛),帶來產業觀察。邀請到BCSD Taiwan策略發展總監王玲珉擔任座談主持人,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獨立策展人王焜生及水墨藝術家羅盈嘉擔任與談人,探討藝術產業應採取氣候行動方法與貢獻,共同透過永續與藝術的對話,找到最佳解方。
「SDGs Art 永續藝術對話:藝術產業的氣候行動」研討會邀請獨立策展人兼國藝會董事胡永芬、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總監Robin Peckham(岳鴻飛),帶來產業觀察。邀請到BCSD Taiwan策略發展總監王玲珉擔任座談主持人,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獨立策展人王焜生及水墨藝術家羅盈嘉擔任與談人,探討藝術產業應採取氣候行動方法與貢獻,共同透過永續與藝術的對話,找到最佳解方。
已連續舉辦兩年的SDGs Art,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17項目標為主軸,以藝術為介面,傳遞永續精神。今年則以「氣候飛輪下的大地生息」為題,從藝術家之眼,以木雕、繪畫等手法,探討氣候變遷議題。SDGs Art 2022更實際盤查碳足跡,期望透過低碳藝展初步實踐,引發更多藝術文化領域的低碳創意作為。
作為SDGs Art 2021 及 SDGs Art 2022的策展人,王焜生表示,籌備低碳藝展的挑戰之一便是展覽空間,必須在既有的空間限制下落實低碳的理想。因此,籌辦SDGs Art 2022時,選擇於綠建築政大公企中心流光中庭舉行,讓自然光從天井流入,便可大幅減少燈光的使用,以光影變化呈現作品的質地與自然,與策展論述「氣候變遷」遙相呼應。
輕巧而迷幻的電子音樂首先為Claudia Wang SS22大秀拉開序幕,在這長方形的空間,全五面都投影著畫面,呈現出似裸露著岩石與金屬色澤的氣球,彷彿感受自己是在沙漠裡,或是月球表面,又或是某個電影場景裡,在其中的觀眾無從辨別所在之地。不過,在這沉浸感的空間,觀眾無需辨別空間,因為踏入的是專屬於王子欣Claudia Wang的想像,她所打造的奇幻世界。
子欣創造的奇幻世界裡不曾與外界斷裂,她關心著目前正在發生的一切,包含對於永續的努力。Claudia Wang 2022SS大秀的核心表達著,「雖無法改變無常的生活現象,卻可以透過藝術時尚與科技打破桎梏思想,創造對未來的美好想像,並傳遞對愛與美好世界追求的渴望!」與當時在疫情底下,籌備展會的思索與掙扎呼應。子欣用時尚藝術與科技,並透過在永續上的努力,繼續打造Claudia Wang品牌的奇幻異想世界。
倫敦Horniman Museum and Gardens的負責人Nick Merriman於Art Newspapar中評論表示,之於博物館或藝廊,COP26會議後正是適合檢視或制訂氣候變遷計畫的時間點。文中他透過回顧博物館的地位與意義,輔以世界各大博物館案例,進而提出行動方案,盼在氣候危機及下個世代追問以前,採取積極行動。本文摘譯Merriman提供之行動方案,並綜合提出可依循的認證準則,盼提供藝術機構踏上永續發展的可行路徑。
除了淨零承諾以外,減緩與適應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也是博物館的重大議題。全球有許多博物館或古蹟位處洪水、野火的高風險地區,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對各樣場館帶來嚴重威脅。澳洲國立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位於首都坎培拉,2020年因為森林野火濃煙導致關閉。而位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的華夏古蹟-Lytton Chinese History Museum被野火吞噬,超過1,600件藝術品遭焚毀。這些極端氣候事件帶來的營運風險,也讓這些場館開始制訂野火因應營運計畫(wildfire contingency plans)。
提案二:結合教育功能,用藝術喚起氣候變遷意識
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2019年合作,在COP25氣候峰會推出一系列「穿越時空的世界名畫」。團隊挑選出四幅來自於西班牙藝術史重要畫家,包含歌雅(Francisco Goya)、維拉斯奎茲(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若阿基姆帕蒂尼爾(Joachim Patinir)與霍金索羅亞(Joaquín Sorolla)的作品,發揮想像力,若是這些畫家身處氣候變遷加劇的今日,畫中作品的場景仍然會是一樣的嗎?
這些名畫被現代後製技術調整後,產生極大的反差。原作《穿越幽冥之河》(Landscape with Charon Crossing the Styx)描繪《埃涅阿斯纪》與但丁《神曲》的「最後的審判」──冥神卡戎(Charon)划著船,將剛離人世的亡魂渡過冥河-斯堤克斯(Styx),畫面的左邊是天堂,右邊是地獄,冥河穿越了畫面的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