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從土地孕育出的藝術 – 藝術家王國仁訪談

作者:Gita.Art 王詠葎

每次在不同的場合見到藝術家王國仁,他的腰間總佩著掛深褐色、長型的霹靂包,裝著隨身攜帶的用品,帶著一股來自南方暖陽的氣息。而每每在他的閒聊間,總能捕捉到來自開朗的氣氛與土的親切,那是在台北陰鬱的天氣感受不到的。

大自然環繞下的童年 茁壯了繪畫的天賦

藝術家王國仁在南方的豔陽中、田野邊長大,對土地有著深刻親密感與敏銳度。無論是田裡除草瀰漫在空中的氣味還是田野邊吹來有陽光的熱烈溫度撫觸在肌膚上,或是下雨天裡潮濕泥濘的氣味,種種都埋藏在畫作中,成為今日創作裡重要的養分。而這些記憶來自於田野裡邊與鄰居好朋友們的嬉戲,抓昆蟲、玩水、炸鞭炮。大自然、天地毫無保留包容、滋養了他的一切。

王國仁的繪畫天賦在童年時便顯露出來。他笑著說,小時候常拿著畫筆,在家中的牆壁上塗鴉。因此每當母親回家時,總是耐心地再把牆面塗白,並沒有打罵生氣。不過,隔一天王國仁仍是照畫不誤,直到家人要他揮灑在空白的筆記本中。

到了求學階段後,塗鴉筆記本變成畫著故事的漫畫,更成了同儕間每日關注的焦點。在還沒有科技產品分心的時代,大家每天都在期盼王國仁的漫畫「連載」,不停地追問,接下來劇情怎麼樣?什麼時候會有下一集出現?

不過在升學體制下,王國仁很清楚自己不喜歡讀書,閱讀、理解文字的速度緩慢,因此朝向技藝班發展。在因緣際會下,參加了水電班,學習配電、裝插座等技藝。王國仁的印象深刻,第一天上課時,老師發下厚厚一本線路圖教科書,對他而言像是某種藝術作品,可以馬上理解當中的關聯性,以及如何接起來。更重要的是,連非常困難的線路,到王國仁手上都可以迎刃而解,甚至不需要預先測試電壓,他就可以順利接上、運作。

爾後更受到班主任推薦,帶領他去參加國中電工技藝比賽,他毫不費力得到了第一名的殊榮。而王國仁也回憶,當年升高職時,水電科的老師與美工科的老師發生搶人大作戰,無非是希望這位優秀的學生進入到自己的教室裡。最終,王國仁依著自己的興趣,或許也是冥冥中注定,進入了美工科。在那裡,他接觸各種類型的藝術,如攝影、雕塑、平面設計、油畫等,並探索各樣媒材,為未來職業創作打下基礎。

從街邊塗鴉作品 走向教學與全職藝術創作

而在高職畢業後,王國仁選擇直接進入社會工作,他一面在大賣場做美工、一面畫噴漆壁畫,希望延續著藝術創作的路途。儘管一開始沒有名氣,不過他並不氣餒,最初是免費幫店家繪製,後續因為好口碑,且壁畫作品被注意,他便開始收取創作費用。也因此,王國仁這個名字,逐漸被更多人所注意。另一方面,他也在當時的拍賣平台上,作客制化的商品。如客人可下單提供成品草圖,由他繪製;或是單純提供構想,讓他來製作,若客人不滿意的話就不收費。在當時這種特殊的操作方式,為他帶來豐富的訂單與經驗累積。

在退伍後,王國仁開始思考,成為職業藝術家,創作屬於自己的油畫作品。不過一開始在藝術界的資歷不深、缺乏引薦,幾乎沒有任何展覽主動來邀請王國仁作品。而他不氣餒,常與記者、藝術圈前輩或其他朋友交流,四處打聽何處適合展覽。某一次機緣底下,王國仁得知,屏東某大學的展覽因故取消,恰巧展覽檔期空缺,王國仁帶著已準備好的作品主動敲門,開啟了職業藝術家之路。展出的作品受到關注與好評,泛起一圈一圈漣漪,引起越來越多場館、公部門邀約作品展出。

由於當時尚未結婚,王國仁有許多時間,也期待自己參與教育工作。在受到政府機構與醫院的邀請下,他前往彰化、高雄、屏東等地,教導身障人士、癌症患者畫畫。不過,他從不把自己定位是老師,而是引導這些朋友們。他把繪畫作為一種媒介,讓這些面對生命困境的朋友們能有一個抒發、揮灑的管道。王國仁也回憶,每次與這些朋友們互動,都感覺繪畫所帶來的力量與安慰。還記得有一次他稱讚一位身障朋友的畫作很具潛力,原本了無生氣的對方逐漸展開笑顏。而後來王國仁也分享,他更與這些朋友們打成一片,還希望坐到那位朋友的輪椅跑車上面,去體驗輪椅奔馳的感覺。

儘管當時去這些地方多為無給薪、地方偏遠,不過對王國仁而言,他從這些朋友們身上學習到的,遠比自己教導、付出的還要更多。也因此,他更希望自己在接下來的日子,更有能力時,持續提攜後輩,帶著自己的作品、後輩的作品走向國際級的展覽與拍賣會。

系列作品《醞釀》、《植覺》、《海之歌》 紀錄天地一瞬

王國仁的作品風格一貫,具有繽紛的色彩與隱藏在畫面中的符碼,系列作品包含《醞釀》、《植覺》、《海之歌》,並散有小品,及其他以動物為主題的作品。《醞釀》系列,是現階段最受關注系列《植覺》的前身,在創作醞釀時,藝術家用顏料,讓色彩自由渲染與揮灑,彷彿從俯瞰的角度,去關照土地的龜裂、滋潤、生長與凋零。畫面色彩鮮明與繽紛,充滿能量。而這飽滿的顏色,是孕育豐富生命的顏色,也是因為土地受工業或化學污染等,而產生出特殊的顏色。

《植覺》系列作品,則是目前受到許多策展人與美術館關注的系列,如今年(2022)年,則參與了高雄市立美術館「野放途」的合展、「SDGs Art  2022- 氣候飛輪下的大地生息」展覽等,並多次與台灣、新加坡等藝廊舉辦個展。《植覺》系列作品,有著蒼勁的創作能量,以圖騰重複般的植物,紀錄大地的樣貌,更夾雜著多重動物、植物、外星人符號。似乎也反映著「植覺」系列作品是來自於童年對大自然連結,所產生的「直覺」,而同時,天地也是這一系列作品的母題,更是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

《海之歌》,則是近年的新作品,以海洋為題,敘說海洋生態的種種。該系列以蔚藍的底色表現海洋,不過海中似乎沒有任和生物,且出現的珊瑚均為白色、透明,彷彿泡泡般隨時都或破裂。一如人類過往因經濟開發破壞海域,導致許多海洋生物消失滅絕。而此系列作品中也包含他淨灘蒐集的海洋廢棄物,過去也曾在藝廊展出。 這不同系列的作品,對欣賞而言,都有一種溫暖、深刻,被療癒的感覺,而這也一直是王國仁希望觀者從畫作中得到的感受。「療癒感」是來自於藝術家身上,過去的經歷,與他所接受天地的能量。因為這些積累,他從嬉戲的孩子,轉變為安慰人心的藝術家,而他作品中的溫暖,則傳遞給了每一個位觀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