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my Lin
藝術具有強大的反省思辨、創意組合與情感影響力;而文化則是先民們長期積累的生活與生命智慧。真誠的愛、關懷與智慧,是促使人類掙脫短視功利、邁向文明進步的最大啟動因子。近年隨著永續發展思潮興起,關心環境或社會正義的全球文化藝術家們,正在發揮著無窮想像力和影響力,提醒世人建造未來永續生活環境,攸關「美學」的態度和精神氛圍,至關重要。
「藝術」與「文化」是被保護的對象,也是永續重建的指引
隨著越來越多藝術家們加入實踐氣候行動,世人逐漸認知到「藝術」和「文化」既是「被保護的對象」,同時也是「重建永續」的核心指引。近年越來越多大型國際創新及永續會議,把藝術或文化元素融入活動其中,使得論壇會議於政策、科學、知性之外,更多了一分美學與感動。
COP26、杜拜世界博覽會皆如此,國內永續盛會「台灣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會」亦從2021年起,舉辦SDGs Art 2021,首開亞洲先例,結合「藝術」與「永續」,更實踐藝術展覽的低碳行動,彰顯彼此激勵的加乘效應。藝術能夠感動人、觸發觀者思考,更能夠啟發觀者行動。而SDGs Art 展會正是以藝術為介面,讓永續扎根於企業文化,讓個人生活中有永續的理念。
今年在埃及舉辦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COP27,周邊街道、大廳和畫廊處處可見運用「藝術」或「文化遺產」影響「氣候行動」的美學案例。包括COP27的開幕典禮長達2小時,尾聲即是由表演團體以舞蹈肢體與字卡,利用前後互疊的剪影特殊效果,帶出「齊力實踐」的溫馨主題。
CHN提供應用軟體,推播COP27藝術文化活動
國際非政府組織「氣候遺產組織」(Climate Heritage Network, CHN)今年也與廠商合作,提供 Culture@COP27應用軟體,以工作清單方式,依照日期標誌出會議期間所有文化藝術活動,方便實體或線上參與。
英國畫家為COP27作畫
英國畫家Jasmine Thompson為COP27創作12幅畫作,表達她對氣候變遷的想法,主題包括環境保育、生物多樣性、聯合行動、氣候緊急。另一位英國藝術家Andy Council則描繪出家鄉英格蘭布里斯托2030年的景象,那是一座滿是樹木和綠色植物的青翠城市,建築物配備太陽能電池板,人們步行或騎著自行車穿梭於中。
今年COP27為期2周的會議期間,也分別訂定11個專題日,其中11月10日就是「青年及未來世代」專題日。同時,COP27針對年輕世代,特別規劃出「兒童暨青少年館」——無論是透過抗議行動,或者是繪畫、音樂、舞蹈、色彩繽紛的服裝等方式,提供年輕世代向全球政治領導人傳達信息的機會。
COP27「韌性中心」用創意增強氣候行動力量
而為了彌補COP會議正式談判以龜速前進、成效不彰的缺憾,COP會議從去年COP26開始設置「韌性中心」(Resilience Hub)——以企業、學術機構、民間團體、社區為對象,希望讓所有於氣候行動中展現出的絕佳創意、潛力與成就,都可以被世人看見,達到倡議合作、交流學習功效。這個兼具實體與線上的包容性空間,去年獲得了極大的成就,牢牢團結了全球各大洲的氣候行動者,於是今年更是卯足勁進行。
今年打造出的「韌性中心館」(Resilience Hub Pavilion),以「創意」和「互動」為訴求,邀請藝術家、漫畫家、時裝設計師、程式設計師,透過藝術作品、影音遊戲、VR技術,呈現多元文化氣候行動的參與性、創造性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所舉行的相關討論,也都上傳網站。
「韌性中心」今年共策畫9個主題,其中之一就是「藝術、文化、文物和遺產」。主題規劃者亦來頭不小,包括:成立於2019年,矢志將藝術文化導入氣候行動的重量級非營利永續藝術機構「氣候遺產網絡」(Climate Heritage Network),以及成立於2006年倫敦赫赫有名的永續藝術慈善機構「茱莉的自行車」(Julie’s Bicycle)。
今年「韌性中心」所打造的創意互動空間。包括與「世界藝術論壇」(World Art Forum, WAF)合作多項永續藝術展覽;推出「團結之樹」讓觀眾互動添加樹葉和生物。另外還有9集播客特別節目、11個童話故事音頻,古埃及女神拼貼畫集體藝術工作坊,以及VR和遊戲區等。
其中展演的虛擬遊戲,包括:「來玩生態吧」《Eco》——在虛擬星球上透過成千上萬的動植物模擬,避免流星碰撞以合作創造文明。還有《花園故事》,一款以可愛造型葡萄為主人翁的角色扮演遊戲,遊戲者必須尋找資源、對抗入侵的腐敗,以恢復社區安寧。《花園故事》亦曾獲得11座獎項的肯定。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韌性中心」在一場全球各國經驗交流聚會,還邀請到矢志將「藝術」融入「永續」的作曲家、流行音樂歌手兼創業家AY Young在 COP27現場表演。AY Young是聯合國17位SDGs青年大使之一,他曾經為SDGs創作17首歌,同時也是全球第一位100%使用再生能源製作唱片的歌手。
聯合國氣候冠軍隊:「藝術」開拓無限可能性,產生恆久影響
其實,這2年來聯合國在連結「藝術文化」與「減碳永續」做了許多努力。包括主動倡議「淨零競賽」(Race to Zero)與「韌性競賽」(Race to Resilience)。並且將這2項競賽的佼佼者組成「氣候冠軍隊」(Climate Champions Team),請他們做出更多的貢獻與示範。
「氣候冠軍隊」在2021年10月與非營利永續藝術機構ReGenesis合作,舉辦一項名為《未來迴聲》的數位化藝術展,共甄選出8位傑出藝術家和機構,主題涵蓋再生農業、太陽能、教育、社區參與。這些精采熟成的藝術家以其長期積累的創意養分,所完成的永續作品非常發人深省,值得連結欣賞。
- Doron Gazit
- Little Sun, founded by Olafur Eliasson
- Evelyn Anca
- Runa Ray
- Faraj Srour & Neomi Maggeni
- Øyvind Engevik (Engwind)
- Matteo Zamagni
- Jon Wreal
其中姑且以環境藝術家、活動家、工業設計師Doron Gazit為例。他所設計的「紅線專案」,在阿拉斯加、蒙特婁、加州、廢棄礦區、廢車場等地點拉起紅線,充分達到怵目驚心的警示效果。
Evelyn Anca創作的眾多系列,其一便是利用廢棄物來創作藝術品,旨在提醒世人節制消費、勿製造垃圾。
環保時裝設計師RUNA RAY所製作的海洋時裝、綠藻連身衣、圍巾,則甚受美國時裝協會成員、葛拉美獎得主的認可與青睞,
「氣候冠軍隊」認為,打造宜居星球是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的現實。而藝術創造了全新的、無限擴展式的體驗和可能性,超越傳統由文字形成的規範和結構。藝術這種新的角度與觀察方式,能夠打動人心並且產生持久的影響。
至於法國一本關注當代藝術和環境的法英雙語線上月刊Impact Art News,也從2018年4月以來持續採訪,那些支持生態和SDGs相關的藝術家、策展活動和專案項目。
歐盟倡議「藝術」或「文化遺產」與「氣候變遷」著力最深
放眼國際,目前對於「藝術」或「文化遺產」結合「氣候變遷」,啟動最早、著力最深的機構當屬歐盟。歐盟對「藝術」或「文化遺產」曾經做出清晰的定義,並且早在2010年就啟動「文化遺產和全球變遷聯合倡議計劃」(Joint Programming Initiative on Cultural Heritage and Global Change, JPI CH)。
他們具體列出應受保護的對象,包括:
- 有形遺產:包括人工製品(例如考古發現、物品、繪畫)、建築物、構築物、景觀、城市和城鎮、工業、水下考古和遺址。這些涵蓋有形遺產所在的位置、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及建造遺產的所有材料,從史前岩石到尖端塑料和電子產品。
- 非物質遺產:包括社區、團體和個人創造、使用和代代相傳的社會和節日習俗、呈現形式、表達內容、知識和核心精神。「非物質遺產」涵蓋自發性和參與性的行動,對於文化的審視盤查、教育和保護具有功效,對當代社會挑戰(例如永續發展、社會凝聚力或文化多樣性)亦具有無形貢獻。
- 數位化遺產:包括文本、數據庫、靜態和動態圖像、影音視頻、圖形、軟體和網頁。這些數位化遺產中有些是針對有形既存的具體對象,透過掃描或轉換而創建的,有些則是以原始數位化的方式所創建。
- 自然遺產:沿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定義,從「科學」、「保育」或「自然美」的角度來看,對於受威脅之動物植物物種棲息地的「自然特徵」、「地質」和「地理」,具有價值性的自然遺址,以及其劃定的區域。範圍涵蓋私人和公共保護區,包括:自然區域、動物園、水族館和植物園、自然棲息地、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區或水庫。
該組織指出,除了自然老化以外,這些眾多的藝術「文化遺產」還面臨其它威脅:氣候變遷、污染、快速城市化、大眾旅遊、人為疏忽、故意破壞、恐怖主義。他們同時提出「遺產科學」(Heritage Science)的創新概念,希望借重人文、科學、工程跨領域學科的合作,讓藝術「文化遺產」同時扮演「妥善保護」與「指導重建」的雙重功效。
結論:「藝術」和「文化遺產」建立認同感和歸屬感
無論是有形還是無形,「藝術」和「文化遺產」是個人創造力和集體身份展現的核心元素。透過「藝術」及「文化遺產」,我們建立起社會或團體的共同價值觀、信仰、儀式、傳統和相處方式。這些無形資產以情感羈絆的方式,將人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就個人而言,它使人們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
看完今年COP27於「藝術」結合「永續」多元豐富、精彩創新的展現方式,也認知到「藝術」或「文化遺產」具有凝聚人心、指引永續重建方向的效益,未來台灣企業在舉辦各項重要活動時:周年慶、發表會、慶生會、尾牙,甚至是董事會、法說會、股東會,能否也考量納入藝術文化氣息呢?
核稿:繆葶